卷第一:冀州刺史部 第四四章:战后收编 (第2/3页)
收为己用,余者暂时羁押。
至于阳城外一战,不但斩杀了公孙越,也截获得了将近百匹的战马,以及俘虏了两百左右的幽州乌桓骑兵。陈诺现在所缺者除了一支弓弩队外,就是一支良好的骑兵队伍。如今既然有了这两百个精锐骑兵还有了百匹战马,加上他们又是诚心归降,他当然不会客气,也是一并收为己用。
当然,城外一战陈诺虽然独得全功,但他毕竟是借助的周昂人马,他要想全部将这些人收到自己帐下,怎么说也得事先跟周昂说声。周昂心里感激陈诺帮他解了阳城之围,对于这些小事情自然不会计较。
陈诺看周昂如此豪爽,一口答应下来,当真开心。只是他转念一想,如果他能够在所部装备起一支弓弩兵部队,不管对于当下还是将来的发展,都是莫大的裨益。
他心里这么想着,嘴上又夸奖起了周昂的那支弓弩兵。说他们是如何如何之勇猛,说到最后只怕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了。
周昂哈哈笑着,连连点头。他是聪明人,立即听出了陈诺的弦外之音。他也不想让陈诺扫兴,当即发下话,愿意从他弓弩营里拨给他一百弓弩兵,外加弓弩千张,箭矢万发。
陈诺一听,当真是不知道如何感谢周昂的好。如果有了这百个能征惯战的弓弩兵,如同请了一批师傅,还怕以后不能将弓弩营扩张武装开来?再说,这弓弩千张,箭矢万发,那可足以装备他一个司马营千人的。
“不过……”
周昂同时告诉陈诺:“阳城一战虽然首功在陈将军,但毕竟在这些俘虏的处理问题上最好先要呈禀袁将军知道,毕竟……”
周昂没有说下去,他相信陈诺是聪明人。顿了顿,转而一笑:“但我相信,袁将军他必然是会慷慨应允的,陈将军你也不必担心,我们做的也不过是一个程序罢了。”
陈诺连忙点头,如今他领兵在外,加上刚刚立了大功,先斩后奏有何不可?更何况,就算袁绍不允,他只用推脱初次领兵,什么都不懂,想必袁绍也抓不到他的把柄。
但他在战报中,当然也只是权且列出了战果,并没有将处理意见写上,全凭袁绍做主。当然,此战最大的战果、所斩获的公孙越首级,也让人一并快马送到了邺城袁绍处。
陈诺两天来忙着收编各部人马,也当真比起打仗来还要累人。
他粗略的计算了一下,他为部曲督时部下不过一百七八十人,黎阳一战损失到只有一百多人,后在黎阳招兵,也有个小千人。但在接下来的一系列大战中,损失过半,只剩了四五百人。
当然,阳城外一战,使得他斩获骑兵两百,战马百匹,城内一战又受降胡轸所部西凉羌胡士卒两千人,捡其精锐得五六百人,加上周昂送的百名弓弩兵,前后一算,他营内弓骑步兵都有了,加起来共计约有一千一二百号人。
当然,在兵器铠甲的装备上,缴获刀盾无数,铠甲也不少,弓弩也是十分的充足。至于马匹数量,也达到百骑,对于他这么个小小的司马营来说,也算得上是装备精良了。
那些跟随陈诺西征而来的黑山降卒,如今还剩了四五十人,算是跟随陈诺最老的班底。他们之前在陈诺为部曲督时装备尚且破败,眼看一战下来,能达到如今的盛况,那一个个都是高兴得合不拢嘴。也相信只要跟着陈诺,不但不愁吃穿,就连肉食也当真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了。
只是陈诺遽然一下子吸收了这么多的人马,不但有汉人还有羌胡义从,更有乌桓骑兵,成分可谓极其混杂,这样一来也必然难以管理。虽然有赵雪和韩猛从旁帮忙,但也是捉襟见肘,一天下来不但要处理手上公务,还要努力调和营内纠纷,也是累得半死。到现在,陈诺当真是思念人才的可贵。
他想到了郭嘉,只可惜的是郭嘉劝他在未能立足之前不可轻易将他纳入营内,不然会遭到袁绍的猜忌,于功不利。所以陈诺也只好暂时委屈郭嘉继续在袁绍幕府谋事,他这次出来也就没有带上他。
接着,他想到了典韦。
典韦应该早已经回了陈留,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过来见他?
当然,只有郭嘉、典韦他们陈诺肯定不能满足,他要的是文武鼎盛,以佐其成就不世霸业。人才,当然是多多益善的好。陈诺这么一阵胡思乱想,突然门一推开,赵雪走了进来。
赵雪这些日子跟随陈诺数次大战,皆是身先士卒,不离陈诺左右,终日以血浴身,就连她自己恐怕都忘记自己这个女儿身了。就算战事稍停,她为了陈诺的司马营,也是努力奔波,替陈诺操演士卒,约束部伍,也难为她了。但她只要一得空就会往陈诺这里跑,跟陈诺说上几句话。
今日一进来,脸色却有点异样。
陈诺抬头一看,也有点不解,便问她:“雪儿,你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