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天运 (第2/3页)
,一个是感化军的无名之辈,地位和赵大颇为悬殊,但赵怀安丝毫不介意,酒过三巡,便已是称兄道弟。
如果是旁的人如此做派,这刘信和那刘知俊理都不会理一下,吃完酒后各回各营。
但现在和他们称兄道弟的可是“呼保义”啊!
武人最相惜,文人最相轻,为何?
只因为拳头有大小,口舌却难分高下,批判的武器不如武器的批评,他们武人较量,谁牛,一拳就知道。
正如赵大和那颜六郎相斗,站着的那个自然是赢,倒下的那个,说破天了,也是输。
而二刘,在看到赵大的拳脚,都明白一个事实:
论拳头,眼前的赵大才是那个最大的。
所以,二刘皆敬之,对赵大的称兄道弟也是心里暖暖的。
与赵大郞相处,如沐春风,片刻相处,便觉倾盖如故。
而这边,赵大也确实想交这两个朋友,倒没有太多功利的原因。
说实话,以现在赵大的实力,让他阿谀逢迎的有,但绝不是眼前的两位。
他也不是要收二刘做小弟,毕竟这俩都在兖海军、感化军呆得好好的,也不会来他这。
赵大之所以如此相交,就是单纯欣赏两人。
也正是见多了颜六郎那样的武人,赵大越发喜欢刘信、刘知俊身上带的那份武人的纯粹。
是那种,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的豪迈和义气。
这种品质在这腌臜的世道,简直比金子还珍贵。
赵大再敬两人各一杯,二刘俱是豪迈满饮,看得赵大更是畅快,果我苏北老祖宗,各个都是海量。
于是,笑得更大声了。
正是这个时候,外头审讯那些俘口的赵尽忠急匆匆的奔了过来,脸上是难掩的激动,他附在赵怀安耳边说了一句。
当即,赵怀安的脸色从懵到激动再到涨红,他重重将酒杯放在案几上,对众人大喊一声:
“酒尽了,咱们这局就散。”
说完,他亲自送刘信、刘知俊二人出了帐,临走时,还送他们一人一个包裹,里面装满了金银。
赵大什么都没说,却什么都说了。
昔曹孟德得人,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相敬,下马相迎。而今日赵大待人,已得丞相几分功?
刘信、刘知俊自然是推辞的,这给的实在太多了,但他们如何坳得住赵大,最后只能感激下拜,三步一回首,五步一徘徊,终是恋恋不舍地走了。
而那边,赵大在送完二刘,再忍不住跳了起来,对那后头跟着的赵尽忠,兴奋道:
“你确定吗?真的是那南诏太子?”
赵尽忠同样激动,但依旧克制着内心的膨胀,恭敬道:
“郞主,我此前就觉得那人眼熟,后来在我们轮番施压,又找来段队来指认,那人的确是南诏太子隆舜,而此人也当众承认了。”
这下子,赵大再无疑虑,和一众激动难耐的队将们直奔过去。
哈哈哈,运道来了,这是挡也挡不住啊!
……
随后的两天,驻扎在邛州附近的内外藩兵武士们忽然听到这样的一个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