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九章 :军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六十九章 :军议 (第3/3页)

一方面,有功能不能表上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现在这种情况,大伙都明镜一样,邛州敌军虽众,但已和后路断了联系,现如今唐军就是瓮中捉鳖。

    这个时候,立军功可不就跟白捡一样嘛。

    于是,大伙的心气更足了,皆跃跃欲试。

    赵怀安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你上头有没有人有时候并不太重要,下面人认不认为你上头有人,往往很重要。

    咳嗽了一声,赵怀安开始画饼了,说这一次节度使和杨帅那边对此仗很看重,而且节度使现在初掌幕府,正是要用人的时候,咱们这边打得漂亮,那赏钱、官位还会少嘛?

    总之一句话,项目是个好项目,现在就差兄弟们卖命干了。

    果然,赵怀安一顿话术下来,众“淳朴”的丘八们再被刺激得嗷嗷叫。

    直到这个时候,赵怀安才开始有条不紊的调度军略,明日谁先攻,谁作为二番,谁为三番,谁又是总预备。

    然后如前番胜了,要如何,前番溃了,又要如何,还有前面登上城头后,要立即卷入城内开门,这些赵怀安都说得非常详细,让众人敬服。

    而这些正是赵怀安在军中不断请教的结果。

    和这个时代的武人不同,赵怀安其实起点非常低,很多传统武人不光学艺,还要学兵法。

    而且这些藩镇武人各个都是家学渊源,毕竟藩镇都百年多了,代代藩镇武人经验都父子相传,早就非常成熟了。

    可赵怀安哪懂这些,不过他有个优势就是他有着远超这个时代的学习能力,即便才经历过几次大战,赵怀安自己记录的军事笔记就已经好厚了。

    他还爱和军中的那些外藩武士吃酒,比如忠武军的李师泰,这老小子就兵法熟练,家里代代都是忠武将,据说祖上在淮西镇的时候就是牙将了。

    赵怀安很多东西就是和李师泰学的,而且因为忠武与川西不接壤,李师泰也没有防着赵怀安的意思。

    在他的认识中,这一次忠武军打完仗换防回去,他和赵大可能就再无相见之日了。

    就这样,赵怀安学了很多,一方面又结合自己的认知加以琢磨和改进,真正按照“一抄,二改,三超越”来学习兵法。

    这边,赵怀安说完,然后又让在场的武士们一起参详。

    从维护权威的角度,他本该是最后一个说的,但相比于权威,现在打胜仗才是更重要的。

    仗打赢了,一切都是对的。

    后面众将都发言,甚至之前做悍匪的张歹也提了一个意见,他说可以弄一批稻草卷,到时候推着往前冲,既可以遮挡箭矢,等推到城门下后,又可以纵火烧门。

    赵怀安一拍手掌,直接给了反馈。

    很好,这个建议很阴险,用了。

    就这样,众人踊跃发言,终将明日的出城计划完善了。

    军议开完,赵怀安也不留人,让大伙回去各自交待军令,让众兄弟们早点休息。

    这边人一空,那老墨磨磨蹭蹭的凑了过来,对赵怀安耳语了一番。

    当下,赵大眉头就皱起来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