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以中差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以中差官 (第2/3页)

侃而谈,却被孙申一声呼和打断“来人,上两杯茶来。”

    “坐下说。”孙申走出几案,以手示意周敏芝坐在左侧那斑驳的黑漆木椅上,他自己则隔着一张方寸茶床坐下。

    “大人,这王知县……”周敏芝人未坐定,便侧过身来就要往下说。

    “哎呀,这几把椅子也该修一修了。”孙申坐下扭了扭屁股,椅子“嘎吱、嘎吱”地响,好似要散架一般。

    “茶来了,孙大人、周大人,请用。”两只青釉兔毫盏放在茶床上,茶香透过翠白的浮沫飘然而起,散在厢房,懂茶之人一闻便知是好茶。

    “好茶!”周敏芝端起茶盏略一嗅“汤色浓醇、香气淡雅、茶末细腻……陵江毛尖。”

    “敏芝也是爱茶之人?”孙申靠在椅子上笑道“这陵江毛尖才卖不到二十文,确实物超所值啊。”

    “不敢说爱茶。”周敏芝啜了一口茶回道“下官同年便是这陵江县茶行行首, 是以常从他处买些来喝。”

    “噢,如此说来明年还须拜托敏芝帮我弄些雨前茶来。”孙申将茶盏放在嘴边吹了吹,抿了一口道“吕陵案敏芝听过否?”

    “吕陵案?……可是早些年吕相外侄在开封外逼押他人田契案?”

    “正是,你可知谁办得此案?”

    “下官听闻是尚在开封府任推官的范经略并大理市一评事。”周敏芝放下茶盏奇道“大人此问莫非与陵江凶案有关?”

    “事虽无关人却是旧人。”孙申啜了两口茶汤,又往后靠了靠“这大理市评事便是现任陵江县知县王富春。”

    “噢~不曾想王知县是大理市外放,还曾办得如此铁面之案。”

    “以王知县刑名本事,又曾不顾当朝吕相颜面办了他外侄,怎会在他治下陵江县错判劫杀凶案?”孙申露出了颇为满溢的笑容道。

    “大人此话何意?”周敏芝放下了茶盏,手指在盏口边摩挲着。

    “流刑三千里者十不存一,若不是横死路途,便是在边远险恶之地身首异处。”孙申缓缓道“去年州里流刑三千供七人,五人死于野,三人殁于边。渴死饿死都算得干脆死法。”

    “莫非这王知县是故意判流刑好教凶犯受尽责磨而死?”周敏芝心下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孙申所言不虚,判流刑者皆重枷徒步而行,死前备受折磨,如此还不如一刀了断来得痛快。

    “此乃本官私下猜度,当不得真。”孙申呵呵一笑,以手示意喝茶“但王知县办案,重证据实皆无纰漏,些许不妥只要是依着刑统,便随他去吧。况判斩刑还须报三司,如此久拖着不决,恐生议论影响陵江县赋税。这王富春可是颇得朝廷嘉许能吏啊。”

    能吏?我等的就是这能吏的案子。皇城司童都知的差事岂能因你孙申几句花言巧语便能罢休。周敏芝明白过来,孙申这是借着中枢敲打自己。毕竟磨勘之考不到一年,若无孙申这个提刑司主事荐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