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鑫钱庄 (第3/3页)
至于身染重病因后怕王长贵坐吃山空还把售卖了铺面的银钱分成两份,一份交由王叔夫妻嘱他们照看好王长贵,一份交与王富春让他安心参加会试。
再之后王富春经过会试、殿试最终位列二甲第三名。与他表弟王长贵一样他少年丧父、青年丧母,不同的是他没有旁人的照顾,家产被夺、孤身一人求学于潭州,既要寒窗苦读又要面对异乡的市井百态。幸得他姨母足以银钱接济方得金榜题名。正所谓世事如炉铸人心,在潭州府苦读的这些年月让王富春深谙世情百态,无论是市集酒肆的迎来送往还是官场士林的酬酢应对,他言行举止都如宦海沉浮多年官吏、久历江湖的的商人一般老道,完全不似寻常而立之前初入仕途的儒生。在留京任大理评事的五年中,他除了实心任事之外还多方结交同年,凭着早年父亲教他的一些初浅医术和留下来的土方子还时常出入街巷、药房替人把脉看病。 由此无论是同年、上司还是在京城里对他都交口称赞。原本三年期到吏部要外放他去扬州,却不知道为何尚书省以户部缺员甚急为由将他充调到户部度支司,又过两年后直接外放到了陵江县任知县。
到任后王富春也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给县里积了不少银钱,于是便开始修路筑桥、开街市、起码头,水陆商路都通畅后客商往来不绝陵江县慢慢的繁茂了起来,县里老百姓靠着往来商客或到县里帮工、或售卖土产也大多生计无忧,遇到灾荒岁月县里有粮米赈济还有以工代赈,所以陵江百姓生活也算安稳。
感于姨母的恩情也碍于朝廷规制,王富春出资让王长贵开了江鑫钱庄并坐上掌柜的位置。王长贵自知自己醉心酒色且也无心经营铺面,于是便以需要人手帮忙操持为由将王叔一并带入钱庄当了账房。好在王叔多年往来县乡担担卖菜又曾帮着王长贵母亲进山收过山货,懂得经营算计,到得钱庄后虽说只是账房但其实钱庄生意大都是王叔在打理。久而久之钱庄的账目、银钱收支都由王叔出面报与王富春,而钱庄上下各项活计的安排什么的也都由王叔说了算。外有表格王富春内有王叔操持王长贵也乐得当个甩手掌柜,虽然每月发放料钱时王叔都送账本与他但他从来不看,只是签押然后拿到自己那三十五贯钱就转身出去了。
钱庄刚开张的时候王长贵还算勤快,每天早上辰时刚到便依着王富春的嘱咐带着王叔、李大个去钱庄开门,开门后李大个去院里打水、门口洒扫准备。王叔到柜上开柜锁拿账本开始对头日柜里剩余散碎银钱清点记账, 等待一天的生意开始。王长贵则会到后厅泡一壶茶,再到顺兴客栈那边买一笼小笼包回来,一边吃一边喝, 待得辰时一两刻,钱庄其他的伙计陆续来到,王长贵就上楼把楼上钱库的锁打开,接着亲自打开大门便出去找自己那群狐朋狗友玩耍去了。而王叔则会在伙计到齐后带着李大个上楼用随身钥匙打开钱库另一把锁,并安排锁上后院大门便开始等待商客上门。
后来听音小筑开张,前来陵江县的客商尤其是顺兴客栈的食客多起来后,王叔觉得辰时开门等待准备妥当已到辰时正刻,这样会错过来顺兴客栈吃早饭和早起赶路客商的生意,于是便和王长贵商议卯时正刻前开门,伙计则须在辰时初刻前到齐。王长贵则以时辰太早无需太多人呆守柜面为由只教王叔带李大个先去,他辰时再来开钱库的锁。实际上王长贵此时与杨娘子打得火热经常夜宿听音小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