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 化作绕指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六章 化作绕指柔 (第3/3页)

1913年,返对党提出弹劾内阁案,迫使国会休会。愤怒的民众包围国会,袭击警察局、派出所,动荡波及大阪、神户等大城市,形势恶化。

    大正天皇出面干涉,表达了希望维持政局稳定的意愿,桂太郎内阁因此下台。资产阶级****战胜保守势力,史称“大正政变”。以第一次护宪运动为起点,要求政党政治的****发展起来。1924年终于实现了政党议会,这个成果被称为“大正民主”。后来元老派的大军阀山本权兵卫组阁后,提出更大规模的扩充海军预算案。人民再次掀起护宪运动,把山本内阁轰下台。

    1921年,大正天皇由于身体不好,把监国的权力交给了裕仁皇太子。裕仁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从山县有朋的长州藩帮派手里收回军权。九一八事件,正是裕仁天皇陛下策动陆军中下层军官起而夺取陆军领导权的关键节点。裕仁想清算长州藩,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这帮人,正是想借助侵华大功,彻底驱逐长州藩势力出陆军。结果他们成功了。从此一个叫永田铁山成了日本陆军的实际幕后大佬,因为裕仁本人是通过永田铁山控制日本陆军的。

    昭和以后的日本,基本是不是一个有军队的国家,而是两支共同拥有一个国家的军队:日本陆军和日本海军。他们竞相争夺预算、人力、物力,根本不考虑国家存亡和国民生命(包括日本自己的和其它所有国家的),在陆海军内部,谁能争夺到更多的人、财、物,谁就能出人头地,为了多一千万日元的军费,他们敢把精国神社拆了,为了一个亿日元的军费,他们敢对全世界开战。

    站在这两个怪兽背后的,就是裕仁和他皇族的野心家们。永田铁山就是1921年裕仁作为皇太子访问欧洲时候,由裕仁的叔祖闲院宫载仁亲王介绍给裕仁的。载仁生于1865年,是佛蓝西国圣西尔军校毕业生,日俄罗斯战争期间,他作为骑兵指挥官,立下了战功。后来先后任第一师团和近卫师团师团长,1919年成为元帅,是个有实战经验的老骑兵。

    正是这个对日本陆军情况了如指掌的载仁,帮裕仁规划了利用永田铁山等当时青年军官,打破山县有朋等元老军阀对陆军的控制,裕仁也在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12月,赶走了陆相南次郎和陆军总参谋长金谷范三,把载仁扶上了陆军总参谋长的大位,同于1932年2月就任海军军令部总长的伏见宫博恭王一起,代表天皇在幕后操纵陆海军。在日本历史上,这两个把控陆海军作战指挥权的要害职务,从没有被两个皇族拿在手里过,这种奇特现象出现的唯一解释,就是裕仁才是九一八以及现在华北可能发生的战争背后黑手。

    永田铁山这票人后来演化为所谓的日本陆军统制派,永田铁山和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是日本陆军双璧,他们非常有战略头脑,在永田铁山的控制下,日本陆军实行先消化东北热河,再渗透华北的对夏策略,所以塘沽协议后,华夏才过了二年太平日子,对于金陵政府而言,不幸的是永田铁山在1935年被统制派的对头,皇道派刺杀了。

    一九三五年八月十二日,日本陆军省军务局长永田铁山被排闼而入的相泽三郎中佐拔出军刀砍死在办公室里。 永田之死,是派系斗争的恶果,永田是日本陆军统制派的头目。 到他就任军务局长后,统制派和皇道派的斗争日益炽烈。永田被杀后,裕仁亲自表示了哀伤,这是不同寻常的。很快,日本陆军的统制派和皇道派就在1936年2月26日决战了,皇道派军人发动了兵变,诛杀了几个天皇重臣,裕仁坚决依靠统制派的石原莞尔等军官,调动大军,把叛变军人镇压了下去。从此,日本陆军的大权落到了统制派军人手中。

    号称宪政的日本弄出了两个皇族司令,已经把天皇独裁好战的本色显露无疑,更过分的事情发生在一个多月前,裕仁又把内阁首相也换成了自己的跟屁虫:近卫文麿(1891-1945),1891年11月12日,近卫文麿出生在东京的显赫贵族家庭。近卫文麿枉为贵族后裔,对日本陆军却是一副奴才相。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九一八事变,敲响对外侵略扩张的战鼓。近卫对日本军人的做法极为赞赏,他在《元老重臣与我》中声称,少壮军人在“满洲事变以来所推进的方向,是我日本必须走的命运之路”。反对日本元老西园寺主张的等军人冷静下来的协调外交。

    1934年他又一次听取石川县警察头面饭田副次的汇报之后,恣意批评政党政治。当饭田反映由于政党无能,腐败和对时局缺乏认识,国民和军官都忍无可忍时,近卫立即评论说“政党、议会都起不了作用,:”军人发怒是难免的。:“为拯救今天的日本,必须打破议会主义。”这种胡言乱语,如果是发生在英美这种国家,选民早让他吃不了兜着走了,即使是苏德这样的集权国家,也会严刑峻法对待企图干涉政治的军人,没有哪个神经正常的政治家会这样自掘坟墓,鼓吹军人干政乃至政变的。

    可偏偏在以脱亚入欧自诩的泥轰帝国,1937年的当朝首相,就敢公开鼓吹军人作乱有理,宪法规定的议会应该打破,为什么?因为近卫文麿是皇室的走狗,日本的真正的政治家老的老死的死,剩下的都是认清形势,对被野心和贪欲蒙住了眼睛的日本皇室及其陆海军摇尾乞怜的杂碎。你们看,今天,1937年,日本军政头目都已经是秉承裕仁意志的木偶了。而裕仁的意志是什么?搞经济?第一全世界都没有从1929年经济危机中解脱出来,贫瘠缺乏资源的日本更是毫无振兴希望。第二裕仁及其手下根本不是搞建设的料。第三天皇干搞经济建设的事儿没有权利也就没有功劳,那活儿是内阁的事儿,按明治宪法规定,天皇只有对军队的统帅权。裕仁想要有所作为,只有通过战争来体现。

    所以这是一笔肮脏的交易,裕仁通过扶持永田铁山这帮当年的陆军愤青,控制住了陆军,从一个娶老婆都要看山县有朋脸色的高中生,变成了真正的独裁者;但是,日本陆军这个利益集团,这条疯狗,不是那么好满足的,裕仁就用举国的资源和国民的性命作为交换,把对外侵略作为肉包子扔给了日本陆海军这两条疯狗。

    九一八是这场利益交换的起点,永田铁山为首的统制派,利用石原莞尔的军事能力,成功地夺取了我们的东三省,从而声名大噪;而在国内,裕仁也利用九一八的成功和统制派的羽翼丰满,把长州藩最后遗留的南次郎和金谷范三以对夏侵略不力名义赶走,用皇族控制了陆海军。

    而今年,通过一个多月前近卫文麿的上台,裕仁已经把可能妨碍陆海军侵华的最后一个保险也打开了,日本的内阁不会对陆海军的侵略做任何限制了,现在整个日本就像一支子弹上膛,保险打开的枪,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牵动它的扳机。

    苏汰馀听出了满身冷汗,虽然时为盛夏,他还是觉得吊扇吹出的是一股阴风,石凤翔最后道:“文章内容大致如上,作者警告西北军民,华北的局势已经间不容发。”石凤翔忙着转述文章,却没注意桌子另一边的三位美女都被他的转述吸引了注意力,已经不再聊天了,三双妙目都滴溜溜地盯着他看。忽然呼延兰绮补充道:“文章最后结尾是:放弃幻想,准备战斗。”呼延若容不满意地瞪了她一眼:“大人说话你小孩子家乱插嘴。”呼延兰绮转了眼珠子看看两位闺蜜,又淘气地吐了吐舌头,她知道老爸一向好脾气,只是要客气一下而已,并非真的生气。

    石凤翔忙笑道:“世侄女记性好,这句话收尾有力,画龙点睛,原是不该忘记的,不愧是长安著名女记者,对文字能体会如此深刻。”苏汰馀也慈祥地笑了:“是的,若容家学渊源,教女有方啊,”他看了眼苏文秀:“文秀要好好向妹妹学习。”呼延兰绮讨巧地说道:“两位伯父谬奖了,秀姐姐是海外归来的女博士,我这辈子打马儿追都赶不上,这篇文章是我们主编也从一些渠道获知后,给我们透露的,他说这可能是来自西北最高领导层的意思,甚至可能是刘长官直接授意所写,所以我也特别学习了一下。”

    苏汰馀缓缓地问呼延若容:“若容兄是秦省知名绅士,府上与刘长官还有过往来,您看这华北局势会如何发展。”

    苏汰馀知道,呼延家族乃是秦北大族,尤其呼延若容,表面上看温文儒雅四平八稳的,实际上思想很激进的。呼延若容和苏汰馀同年生人,是秦北著名革命家井文渊的留日同学,后来两人一起加入同盟会,一起在西北闹革命,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好基友,1918年井文渊被杀害,呼延若容愤慨不已,从此返乡经营家业,不务政治。可是实际上呼延家族在陕北树大根深,呼延若容的姐姐就嫁给井文渊的哥哥,秦北军阀井松生。一直以来,呼延家就是井松生背后的智囊团加钱袋子,两家军阀财阀合璧,几乎独霸秦北。

    呼延若容虽然财大势雄,但他并没有为非作歹,平时他热心家乡公益和教育,内心深处,他还是那个与井文渊一起闹革命的忧国之人。因此,当刘琨开始统一西北,推进国民革命的时候,呼延若容毅然决然地站在了刘琨一边,他发挥了对井松生的影响,使得陕北得以和平加入了西北边防区,而西北国民革命也没有让他失望,新的西北边防区政府强力主导抗旱救灾,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实行温和的土地改革。

    新政府鼓励乡绅们从地主向企业主转型,用工矿企业的股票置换乡绅们的土地,西北发展银行也向乡绅们提供创业资金。呼延家族热情响应,向各种工业企业作了大笔投资,大华纺织就是一个实例,呼延若容和石凤翔一样,有留日背景,二人在招商活动中一拍即合,呼延若容与秦省几个士绅一起,与裕大华合资建立了大华纺织,演绎了秦省本省资本与外省企业合作的一个成功案例。

    呼延若容答道:“刘长官日理万机,我与他多是在一些公务场合有交流,故亦没有比大家多有内幕消息,然而近期秦省经济活动确实有些异常处,秦省在民国17年为了抗旱救灾,曾经施行过粮食的统购统销并且严禁粮食向边区外出口,在全区范围内发放粮票,进行粮食配给制度。后来一五计划顺利完成,农业上连续两年的丰收,乃决定解除了这些严厉的措施。这些年来,西北经济持续繁荣,却没有放松对农业的投入,水利设施逐年新建,化肥制造规模越来越大,已经开始供给区外的农业化肥需求了,各种农业机械和灌溉机械也大量国产化,这样无论是粮食亩产还是耕地面积都逐年提高。仅仅秦省就有七千万亩耕地面积了,去年大丰收,官方统计是人均有400公斤粮食。而且这些年西北每年都大量储备粮食,各地的粮仓扩了又扩,可是据我所知,现在政府有关部门貌似又在准备印刷新版粮票啊。这没灾没涝的,忽然要重新准备粮食配给制度,只可能是备战措施了,无粮不聚兵嘛。

    另外董事长知道,某也在西北开发集团下属之基金会任理事,西北开发集团很多项目是通过我们基金会投资的,然而从去年(1936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得到了通知,停止在东部、华北各省的投资。”

    说着说着他看见女儿的一双大眼睛眨啊眨的,好像有话要说,他说:“兰儿是个小记者,现在经常跑军政两界,报道时政新闻,她倒是可能有料。”在旁边一直含笑不语的石静怡好像作证似的笑着说:“兰姐是名副其实的无冕之王呀,上次张杨兵变前的时候就作了将军专访,搞出个大新闻,惊动了西北边防军司令部,我们大学里新闻系的老师都说兰姐了不起。”

    石静怡没有说错,呼延兰绮是长安新闻界排名数一数二的美女记者,她虽然刚从国立长安大学毕业二年,但是已经凭借她的能力和靓丽成为长安秦风日报的著名记者。

    民国时期先后有两个同名的《秦风日报》。早期的《秦风日报》由宋伯鲁、胡舜琴、徐宝荃等集股创办,社址南院门。南南轩任总编,俞嗣如等担任采访工作,以“合群建国,力富图强”为宗旨。民国元年(1912年)1月15日首份报纸出刊,八开二张,是长安出版大型日报之始,并注明“华夏民国秦省邮政总局认为新闻纸类”。栏目有社说、公牍、新闻、专件、文艺撷萃、来鸿去雁、杂俎、广告等。民国6年(1917年),因“持论公正”刊登直言文章,《秦风日报》被查封(一说因经营亏损而遭查封)。后期的《秦风日报》创刊于民国26年(1937年)5月9日,杜秉诚为董事长,成柏仁为社长兼发行人,张性初(张秉仁)担任主编,社址东木头市155号。这一时期的《秦风日报》继续坚持早期《秦风日报》“持论公正”的传统,积极宣传抗日救国,备受读者欢迎。

    呼延兰绮就是杜秉诚亲自从新秦日报挖过来的,专门负责采访政经新闻。呼延兰绮在新秦日报时候的拿手作品,就是串通犹太歌手蕊贝卡用几杯亲手调制的鸡尾酒迷晕了西北边防军某高级将领,发布了西北边防军权威人士对抗战的看法,这个大新闻弄得金陵的外交部被日本大使责问,西北边防军司令部被军政部责问,幸好当时还有***被张杨扣留的更大新闻,否则西北边防军司令部吃不了兜着走。

    呼延兰绮却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成名,自己也成了别人采访对象,她很快体验到了作女人不易,作名女人更不易的真理。她的家世、学历、穿着打扮、脾气性格都被同行们挖出来写进娱乐新闻版卖钱。同行们发现,呼延兰绮是个提高发行量的好素材:一她是美女而且身材好。二她是高学历有才气的美女三她是秦省著名美女集中营米脂大户人家的美女四她是特别会穿衣服的美女,总之,呼延记者是秦省人心目中的理想美女。

    呼延兰绮的美是男女老少咸宜的那种美,由于她家世学历均好,又文雅又活泼,在知识女性中的人缘居然比在男性中还好。形象这么好的知识女性,有聪明的厂家居然想到用她来打广告,先是1935年日本商人龟田高夫在上海市开设的内外棉第二加工厂请她为阴丹士林浅蓝色细布作广告,要把她的形象印制成彩色的洋画广告,以供西北的经销商们用作代言。这事儿被大华纺织知道,决心肥水不流外人田,请她为庆华颜料化学公司与永利化工新合作研制的仿阴丹士林染料作广告,呼延兰绮秀外慧中,她认为学习日本厂商单纯突出纯蓝色旗袍已经不新鲜了,就要求在旗袍外面罩上一件红色毛衣,画家照此作画后,一夜之间贴满长安各布店和百货公司,长安仕女们发现她们心目中的女神原来如此美丽,于是那年秋冬,这成了整个西北知识女性们的统一打扮,而且亦步亦趋的程度到了只有红色毛衣才畅销,蓝色、黄色毛衣卖不出去的地步。今天她正是这身经典打扮,紧身旗袍很好地勾勒出了她那细腰宽肩匀称的身材,高开叉秀出了她那双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腿。

    呼延兰绮对石静怡笑了笑:“静怡妹妹嘴巴最甜,难怪石伯父如此疼爱你。”她又转过头来正色道:“苏伯父的问题也是我们新闻界都关心的事儿。侄女我也曾经多方尝试访问军方人员,但都不得要领。可是这周有件事儿很奇怪,平时很多西北陆航的美国飞行教官会聚会在这个酒店,从两周前,他们忽然消失了,其中有几个老美老是围着蕊贝卡她们几个犹太姑娘转的,据她说,他们转场去山西了,真的很奇怪,是不是可能与军事行动有关。”苏汰馀和石凤翔对望了一眼,他对呼延若容说道:“若容兄有个非常聪明的女儿,有机会的话,这两天你我和志学一起去拜访一下聂其杰委员吧,既然华北局势这么严重,我们也许可以讨论下石家庄大兴厂的迁移事务,等我回汉口再开董事会详细讨论,哎,这天下到底什么时候才可以太平呀。”

    他的话被石静怡的惊呼打断了:“兰姐姐,你说的神秘犹太歌女蕊贝卡登台啦。”所有人的注意力登时被犹太女歌手吸引了,此时正是1937年7月7日午夜时分。蕊贝卡唱起了那首往日情怀,引得众人凝神倾听,仿佛已经忘记了刚才令人不安的谈话。而正在这一刻,历史的翻天巨浪正在距离遥远的北平被掀起。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