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参 (第2/3页)
美滋滋地吃完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随后秦远跟家人围在火盆旁,边聊家常,边守岁。
此时,张桂兰正拿着一根小皮尺给秦小霞量身体,打算给她做一身新衣裳。
秦小霞乖乖站着,脸上满是欢喜。
而不远处,秦三柱正在收拾饭桌,整理剩菜。
年夜饭,做的有点多,剩了不少,冬天放得住,明天热一热,还能继续吃。
什么热剩菜对身体不好,这年头,没那么多讲究。
等秦三柱收拾好饭桌,随后搬个小板凳坐过来,秦远拿过自己绿军包,掏出5斤花生米。
接着笑道:
“爸,你要的花生种,我给你找来了。”
秦三柱眼睛瞪圆,拿过花生米一掂量,并惊喜说道:
“这...这么多花生种,种在咱家5厘地的自留地上,分量足够用。
要是从春季就开始种,一年能种2季花生,可以收30斤花生,这能榨多少油啊。”
听他在那憧憬,张桂兰也不禁附和道:
“花生油啊,比棉油好吃不知多少倍,煮面、做菜滴两滴,香死个人。”
秦三柱宝贝似的拿着花生米,找来小秤一称,满脸兴奋道:
“5斤3两重,够种四家自留地的,各卖一份给老队长、国槐叔、淮生叔。
到时咱们四家重,不惹眼,还能相互照应。”
秦远听得暗自一笑,很快又皱起眉头,疑惑道:
“半分地种两季才收30斤,合一亩300来斤,咱这地不错,雨水够,花生产量这么低?”
“自留地缺肥料,能有30斤收成,已经不错啦。”秦三柱满足说道。
这个秦远倒是知道,村里社员自家产的粪,得上交集体,平常捡的牛粪也得上交,但可以换工分。
想到这个,秦远脑海又想到农科院的公厕...
城里有专门粪管所管这个,但薅点羊毛,也不是不行。
秦远摇了摇脑袋,很快略过这念头,等到时种花生再说,再不济去黑市逛逛,看能不能买到化肥。
这年头,晚上没什么娱乐活动,守岁更没春晚。
许是火盆边太暖和,秦远靠在小木椅子上,不知不觉睡着了。
倒是秦三柱一直很有精神,见儿子睡着,没打扰,拿来军大衣给儿子盖上。
然后他给自己倒了一瓷缸七宝烧,就着3根炸春卷,一边守岁,一边乐呵地喝着...
零点时分,秦远半躺在椅子上,隐约听着小侄女在耳边清脆说道:
“小叔,12点啦,新年如意!”
睁开朦胧睡眼,瞧见秦三柱摇晃着身子,拿着2毛钱的100响小鞭,拿到门口点上。
“噼里啪啦...”
62年彻底过去,年景愈发变好,老秦家日子一天天变好。
。
大年初一吃汤圆、祭祖,学养身功。
大年初二拜年,然后学养身功,初三也学。
转眼到了初四,快上班了。
天气很冷,早上还下了场小雪,秦远不紧不慢地蹬着车子返回城里。
路上多了不少穿新衣服的行人,供销社、国营饭店依旧挂着红色横幅,仿佛还沉浸在过年的氛围里。
但很多单位其实初三就开始上班。
下午,天上又飘起了小雪,44号院静悄悄的。
囫囵吃完午饭,秦远捧着瓷缸,躺在一张躺椅上颇为悠闲。
躺椅是之前托张木匠打的,中午刚送来。
喝了口热茶,秦远把目光投向情报面板。
【白色情报剩余:19】
不知不觉攒下19白,再有6天便能凑25白,兑换1金。
秦远想见识一下金色情报的成色,索性决定再等6天。
这段时间就不刷新情报面板了。
“笃笃笃...”
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打断秦远的思绪。
他起身去开门,接着眉头不禁一皱。
门口站了一老一少俩男人。
那年轻的男人,秦远认识,当初进保卫科时,准备找他麻烦的刘全有,秦远都还没出手,这货自己就倒了,如今在家停职反省。
而那老男人,想来应该是刘全有的爹,瞧着五、六十岁,戴着棉帽子,矮又胖。
听老郭说过,这人叫刘大成,在老SH滩当过巡捕队长,会汤事,贯会察言观色,更会站队。
49年那会儿,打沪城时,这人早早跳反,帮子弟兵无损攻下一座完好大楼,算是立了不小功劳。
所以建国后,依旧过的滋润。
此时,刘大成脸上堆笑,讨好看着秦远,接着又狠狠瞪了刘全有一眼,训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