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章 一条蓝色情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39章 一条蓝色情报 (第2/3页)

支,特供烟酒若干,冰糖3斤...

    此外,还有今天收获的乌灵参1斤,穿山甲1只,老茶饼3斤多,岩蜂蜜3斤,1只豹子+1只麂子。

    反而口粮有点少,身上各种粮票加起来,不到20斤。

    别说,进城不到两周,收获还真不小,快把1立方的储物空间塞满了。

    秦远又把目光投向情报面板。

    【白色情报剩余:10】

    不知不觉,又累积10条白色情报未刷。

    秦远还没见识过金色情报,他打算边刷新,边积累,每10天,刷个蓝色情报。

    想到此处,他先用5白兑换1蓝,并选择刷新。

    【蓝色情报:边境,距离此处30公里的西山崖底,水涧旁,有具尸体。

    他的身上揣有8根小黄鱼,以及一沓粮票,路线图如下...】

    许是,这次距离有点远,面板还贴心的附上路线图,倒是便利。

    这次蓝色情报的价值真不小。

    小黄鱼一根一两,约31.3g,8根近250g.

    当下国内黄金管控严格,市面不能买卖黄金,秦远记得倒是黑市有卖的,大约三、四块一克。

    这就1000块钱了,一笔巨款。

    而且这年头,能拿出黄金的人真不多。

    这让秦远不由想到,之前吴三宝去市农科院偷窃时,特务给了2根小黄鱼作为报酬。

    话说,这具尸体刚好在边境那儿,身上又有金条,不会就是特务吧?

    秦远决定先不声张,打算自己先过去,探查一番。

    按照情报面板给的路线,路途虽远,但其中有段山路,可以骑自行车,一个来回,一天的时间怎么也够了。

    。

    翌日早上,阳光明媚,山里难得没有上雾。

    秦远起床洗漱一番,来到招待所食堂。

    刚坐下没多久,方师傅便热情地给他端来一大碗面。

    菌汤面,还卧了俩鸡蛋,秦远提供了部分食材。

    接过面,他笑道:“方师傅精神饱满,昨晚肯定睡的好。”

    “可不是嘛。”方师傅笑着点头回说,“昨晚那三个越猴子在山里过夜,没回来,我今天不用起早伺候他们。”

    秦远眼中再度掠过疑惑之色,心说这仨越猴子真能折腾。

    思绪乱飘间,却见冯舒雅脚步轻快地踏入食堂。

    见到秦远,她双眼一亮,温润笑道:

    “正准备找你呢,刚好你在。”

    瞧她风尘仆仆的样子,菌汤面做的量多,秦远让她坐下,又拿过小碗,分了一碗面给她,加个卧鸡蛋。

    接着,朗声邀请道:

    “还没吃早饭吧,方师傅做的菌汤面一绝,尝尝?”

    冯舒雅没矫情,摸了摸发瘪的小肚子,澄澈的眼眸闪过期待之色。

    “那我就不客气啦,这面闻着好香,谢谢!”

    说完,她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鸡枞菌放嘴里,鲜美的滋味,让她暗暗点头。

    一旁,秦远一边不紧不慢地吃面,一边好奇问道:

    “你找我什么事?是三庄种植基地那边有任务,需要我安保吗?”

    “三庄那边有子弟兵帮忙,安全着呢。”

    冯舒雅喝了口玉色的菌汤,柔声说道:“我来找你,是因为听说这有个医术高明的苗医,想带你一起去登门拜访、请教。

    顺便让他帮你看看。”

    “医术高明,有多高明?”

    秦远眉头目露疑惑,今天他还打算去探查蓝色情报呢。

    “90多岁那么高。”

    冯舒雅回了个俏皮的答案,接着继续解释道:

    “听说这位老医生家学渊源,祖上传承苗医、苗药好多代,是真正的中医泰斗。”

    中医这行业,越老越妖。

    当下国内居民的平均寿命,甚至不到50岁,90多岁的老中医,这么能活,听的秦远肃然起敬。

    这时,方师傅在一旁骄傲说道:

    “冯所说的是住在西山祝老吧,他可是咱纹山的一宝啊,活人无数,甚至给好多领导瞧过病。

    今年已是93岁的高龄,身子骨依旧硬朗,可不得了。”

    住在西山,够巧的...秦远目光一亮,同时对这位90多岁的老中医颇为好奇。

    当即笑着说道:“大隐隐于市,即便在沪城,我都没听说过有谁活到了90多。

    那等吃完饭,咱们去拜访一下这位老人家。”

    “嗯!”冯舒雅微微一笑,点头应是。

    在西坡公社,自行车绝对算是稀罕物。

    吃了早饭,随后秦远、冯舒雅两人找了好半天,才借到一辆全身到处响的拼凑自行车。

    明媚的朝阳挂在东边。

    秦远嘎吱嘎吱地蹬着自行车,冯舒雅侧坐下后面,大大方方揪着他军大衣。

    两人一辆车子,沿着崎岖山路,慢吞吞向着西山骑去。

    。

    祝老住在西山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