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阿波丸(合章) (第2/3页)
,毕业包分配,还给多种选择,后世选调生跟这一比,提鞋都不配。
像马卫安这种知青下乡,干部起步,比66年以后的知青,强了不知多少。
陈庆喝的有点多,脸色发红,当即出声说道:
“卫安,听表舅的,当然是选沪城乡下,生活条件相对好点,离家近,好帮衬。
那偏远农村,生活太艰苦啦,很多家庭穷的连裤子都穿不起,不是好选择。”
呃,穷的连裤子都穿不起...让秦远不由想到某金姓作家,他好像也说过。
王红听得暗暗摇头,瞥到一旁欲言又止的秦远,不由笑问:
“阿远,你马叔说你是员福将,你觉得呢?”
秦远看了眼在认真倾听的马卫安,对他的第一印象还不错,温声说道:
“如果给我选,选大寨公社好,老人家关注过这个。”
60年代最响亮的口号:农业学大寨,肯定得选这个,沾点边,受用一辈子。
大寨公社如今默默无名,但估计要不了两年,就会立为全国正面典型。
马卫安一阵诧异:“那位老人家,日理万机,什么时候关注过大寨村?
我在首都,我都不知道。”
“那...可能我记岔了。”秦远打了个哈哈,总之,他话给到了。
王红点头赞同说:
“我觉得小秦选的好,也赞同去大寨公社。妈知道儿子你不怕苦,显然大寨公社那边更能锻炼人,也更好被提拔。”
她在体制内,自然知道,上面乐意提拔去偏远地区锻炼的干部,大寨村便正合适。
而桂省乡下肯定也格外艰苦,但那儿传染病太厉害,她可不想儿子得个大肚子病回来。
她在家里说话很管用,算是把马卫安的工作敲定。
酒席继续,众人说说笑笑,过了一会儿,陈庆酒意上头,脸色涨红,不住地摆手:
“不喝了,喝不下了...”
反观那个一直被他派酒的小赤佬,比他喝的都多,还是那样苍白的脸色,屁事没有。
正饶有兴致地听姐夫讲上甘岭战役。
马建国手里夹着烟,双眼闪烁着别样的神采,嘴里沉声说着:
“...我们志愿军135团,打起仗来,敢拼命,往前冲!
密集的火力倾泻下来,阵地生生给削平1米,前方有个迅猛的火力点,我当时胸口憋闷,力气好像用光一样,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炸碉堡。”
他说的兴起,深吸一口烟,瞥了眼身边秦远,见秦远穿着军大衣挺拔身姿,神情不由恍惚。
说着说着...突然给秦远重重敬了个礼。
然后话锋突转:
“团长,我又侦查到一条新的情报。东面,敌人又上来9辆坦克,预计在两个小时之后,冲击我军537.7高地!
那儿是战略制高点,一旦失守,我军的大后方,将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暴露无遗。
情况紧急,我们需要组织一波新的防御战!”
话音落下,宴席上顿时一静。
紧接着,陈庆许是喝多了,当即叫嚷道:
“老太太,姐夫他这是又犯病了啊,愁人。”
“不会说话,就闭嘴。”
马家老太太狠狠瞪了陈庆一眼,又冲还算冷静的王红道:
“阿红,你去老二房间,把他前天刚去医院开的药拿来。”
“诶,我这就去。”
秦远知道,不少从激烈战场下来的战士,或多或少,可能会患上精神疾病。
而马建国这个显然比较严重。
好在红姨之前打过招呼。
见大家目光齐刷刷地看着自己,秦远表情严肃地回了个军礼。
“马建国同志,你提供的情报,非常重要,我会尽快上报组织,制定作战计划。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但他们恰恰忘了,志愿军是不可战胜的,志愿军必胜!”
马建国握紧拳头,做加油状,跟着喊道:“志愿军必胜,人民必胜!”
王红挺懂配合,在秦远说话的时候,悄悄递给他半片药丸,一杯水。
秦远不动声色地把药片递给马建国,顺便把水放到桌子上,道:
“马建国同志,你受伤了,吃片镇痛剂缓解一下,未来还有一场硬仗等着你。”
“是,团长!”
马建国独臂,一口吞了药丸,顺势端起桌上的水杯,“吨吨”喝水...
很快,他沉沉睡去。
“刚才那药是?”秦远好奇问道。
“安眠药。”
马家老太太当过战地护士长,温声解释道:“精神类药物,像奋乃近之类,副作用大。
老二这种情况,吃安眠药睡着,就能缓解。”
马建华过来拍拍秦远的肩膀,感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