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四章 泼辣的姑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一百零四章 泼辣的姑娘 (第1/3页)

    东瀛这款火炮的来历颇为曲折。当年正值东瀛与毛熊战争期间,他们紧急从普鲁士克虏伯公司引进了这款武器。

    直到辛亥年间,东瀛才终于实现了国产化。这款火炮对东瀛而言意义非凡:

    其一,它标志着东瀛首次掌握了西洋火炮的自主生产能力;其二,作为一款新式火炮,它完美契合了东瀛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其三,这笔军购堪称捡了个大便宜——当年东瀛仅花费四百万日元,就购得了四百门完整火炮外加四百套散件,这般划算的买卖在军火交易上实属罕见。

    然而,随着欧战爆发,目睹西方战场这两年来的实战表现后,东瀛军方却陷入了沉默。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精明的普鲁士人摆了一道。

    问题接踵而至:按照普鲁士提供的发射药配方,实际射程竟不足七千米;更糟的是火炮的高低射角调节存在严重缺陷,战场适应性大打折扣。

    如今东瀛人一边忙着自行改进,采购毛熊发射药;一边盘算着将这批“问题火炮”转手卖给华夏,倒也是个精明的算计。

    陆嘉衍眼底闪过一丝精光。这看似过时的玩意儿,到了抗战后期竟仍是东瀛军队的主力装备。他们能改良,华夏工匠岂会做不到?眼下最要紧的是不花钱把东西弄到手。自个技术工人对其再改进,白捡的宝贝,怎么都不亏。

    此刻的他尚不知大帅府内那场暗潮汹涌的议论。送走东瀛人后,他立即着手沪上产业的布局。

    岳父的谋划虽长远,却还是低估了东洋人的狼子野心。陆嘉衍敏锐地预见到,待欧战硝烟散尽,沪上码头必将堆满廉价的洋货,本土纺织业恐难招架。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趁现在转投实业。

    他铺开蓝图,在机械厂的规划上重重画了个圈。这固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隐忧也随之而来——东洋人在沪上的势力盘根错节,日后只会愈发猖獗。而机械制造这等实业,没有十年八载难见成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