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5章 刘帼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75章 刘帼泉 (第1/3页)

    众所周知,巴金不姓巴,这只是他的笔名。

    而实际上,老先生姓李,他有个女儿叫李小玲。

    这位1968年从上戏毕业,70年代初就进入了她父亲创办的《收获》当编辑,

    即便八年过去,她这个年纪相对于当下整个编辑行业来说,也属于年轻人。

    而作为一个年轻人,李小玲也是《牧马人》和《庐山恋》这两篇爱情小说的受众。

    同时作为一个编辑,李小玲在看到《牧马人》和《庐山恋》相继带动《燕京文艺》的第八期和第十期杂志销量都突破了百万册后,她再也坐不住了,提笔就给作者辰东写下了一篇长达三千字的约稿信。

    但事实上,这段时间向辰东约稿的远远不止李小玲,不止她所代表的《收获》杂志,像《人民文学》《萌芽》《十月》《花城》《当代》《钟山》《……》都有向辰东约稿,大部分是写信,也有少数是直接找到辰东本人的。

    就比如《人民文学》的章德凝,她在这个周末,就直接杀向了北电。

    她顺带还带来了一包读者来信。

    有读了夏言的那篇评论文章之后写给他的,但大部分还是因为陈耀东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那首《理想》。

    可惜陈耀东暂时没有什么‘创作’动力,小章同志最终铩羽而归。

    这个周末陈耀东完成了上周女朋友交代的任务,即给‘小姨子’寄一些艺考的复习资料,顺带,他好人做到底,还给这个素未谋面的小姨子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主要是站在一个姐夫……啊呸,站在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分享了一下艺考的经验。

    当然,让小姨子明年报考中戏,而不是北电的这条建议也被他写在了信里。

    除此以外,就是祝对方好好学习,争取明年金榜题名。

    ……

    数天后,哈尔宾。

    左等右等,差点都以为姐姐把答应自己的事情忘了的周文琼终于收到了一个来自燕京的包裹。

    当她兴冲冲的拆开包裹,看到是自己心心念念的艺考复习资料,还有一封十分珍贵的向她分享艺考经验的手笔信后,更是让周文琼激动得在原地蹦了三圈。

    “太好了,姐夫不愧是能写出《牧马人》《庐山恋》《理想》的大作家,办事果然靠谱。”

    说完她又补充了一句:“真羡慕我姐。”

    ……

    转眼大半个月过去。

    陈耀东求郑洞添老师帮自己向北影厂投递的那篇《牧马人》的剧本就像是石沉大海了一样,至今没有溅起半点水花。

    一开始他还会期待一下,想着会不会有哪个‘伯乐’慧眼如炬,从北影厂积压的‘剧本马厩里’,将《牧马人》这匹‘蒙尘’的千里马给挑出来。

    结果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

    如今陈耀东已经懒得再去一直关注此事,以免影响自己心情。

    大不了等过个一两年风气再开放一点,北影厂依旧不给过的话,他就转投上影厂试试。

    毕竟这个年代全国的电影制片厂,要论谁‘胆子’最肥,其实还是人家上影厂。

    像历史上的《庐山恋》和《牧马人》,都是上影厂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