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搞一搞不就知道了吗 (第2/3页)
事片编剧的稿费标准是多少吗?最低是1500,最高有4000块,《火娃》总共只有2000块,其实不算多高。”叶新向陈耀东介绍道。
不过听在陈耀东耳朵里,哪怕是最低的1500,也已经不少了。
君不见,他之前两个月吭哧吭哧的写了两篇小说,不也才赚了400块吗。
其实当时陈耀东还觉得写小说来钱挺快的。
他甚至还想再来一篇爱情小说,给自己凑个‘爱情三部曲’。
但是如今发现小说稿费和电影的编剧稿费比起来,简直是云泥之别。
瞬间,他就有点不太想写那劳什子小说了。
“叶哥,你觉得我那《牧马人》有没有影视化的价值?”陈耀东心里当然是有答案的,他这么问出来,只是想让叶新这个北影厂的编剧帮自己参考参考。
结果他得到了一个‘相当残忍’的回答。
“没有!”
叶新或许也觉得自己的回答太伤自尊了,接着又找补了一句。
“至少目前是肯定没有的。”
“为什么?”
陈耀东下意识追问道。
“看在耀东你跟老哥我投缘的份上,我就这么跟你说吧,我承认你的《牧马人》很火,很受时下年轻人的吹捧,但说到底,它只是一部爱情小说,类似这种小说,通常会被厂里的某些……”
说到这,叶新左右张望了一下,这才压低声音又继续道:“简而言之,像老弟你的《牧马人》这类爱情小说,再火也没用,反而会被厂里的某些老同志打上低俗、没有深度、不够文艺的标签,因而就算有人改编了剧本递交上去,极大概率,也是不会过稿的。”
见陈耀东陷入沉默,叶新又补充了一条理由:“更何况,现在厂里每年开片的指标就很少,除了原创剧本外,改编的剧本,也就只有根据名著改编的剧本过稿的希望会大一点。”
其实一开始陈耀东还觉得叶新有点危言耸听,但是听完他的分析之后,也不禁觉得有那么几分道理。
虽然历史上《牧马人》是在1980年立项的,距离现在也只差了一年多的时间,但现在的中国正处在一种摸索着改革的特殊阶段,可以说,除了陈耀东这个重生者之外,身处在这个时代的每一个国人,都不清楚明天的风气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