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6章 你们还缺人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46章 你们还缺人吗 (第1/3页)

    刘正云,58年生人,今年20岁以河南文科状元的身份考进了北大中文系。

    历史上刘正云在毕业后进入报社工作,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之路,相继发表了《一地鸡毛》《温故1942》《故乡天下黄花》《一句顶万句》等优秀作品,在国内国际上都获奖无数,三十多年后还上了芒果台的《向往的生活》,就是黄老师做饭那个综艺节目。

    当然,现在的小刘同学还只是一个眼神青涩的大一新生。

    北大今年还没有军训,但是随着新生的灌溉,一些早已经干枯的社团也再次‘活’了过来。

    其中像五四文学社这种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社团,更是这一届78级北大学子竞相角逐的热门社团。

    20岁的刘正云这会儿就刚来五四文学社报了一个名,面试还要等一些时间,所以他准备离开。

    但就在这时,他不小心听到了几个应该是社团成员的学长学姐正在讨论说要成立一家大学杂志,这个话题勾起了他的好奇,于是不自觉的停下了脚步。

    “查剑英同志,我觉得你想成立大学杂志的想法很好,我个人也表示支持,但是我认为你想以个人的名义申请,恐怕学校很难通过。”

    “所以我才找了你们几个和我一起创办这个大学杂志啊。”

    “难,还是难,就算学校审批了,在我们没有做出成绩之前,学校也不可能给我们的校园杂志提供多少支持,恐怕到最后也是虎头蛇尾。”

    “我知道万事开头难,但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啊!就像李银民同志你说的,在我们前期没有做出成绩之前,学校不可能给我们提供多少支持,那我们就做出成绩来啊!”

    查剑英显然早就想过这个问题,她继续道:“你们忘了上回在朱光遣老师家里认识的陈耀东同志了吗?他可是《牧马人》的作者,如果我们能从他那里约一篇稿子,哪怕只是《牧马人》的评论文章,大家觉得这样的校园杂志还会出不了成绩吗?”

    李银民想了想道:“我不否认你说的确实有可能成功,但是对于用私人名义在大学里创办大学杂志,我觉得还是不太妥。”

    “为何不妥?我们可以请院里的老师背书,而且校园杂志的收益是归学校,又不是归私人。”查剑英觉得这事大有可为,而且要不是她一个人办不下来,都想一个人打申请了。

    这时,一直沉默寡言的王小萍突然开口道:

    “剑英同志,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