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药膳 (第2/3页)
邦与亲人走散,怎么也算是结结实实的大祸临头了,不过我运气好,命大,遇到了个游方道士,老道士心善,帮了我许多许多。
所谓祸福相依,现在想想,这应该就算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分了。”
李玉堂一边说着,一边将称药的戥子放在一旁,手里托着药盘,转过身来,稳稳当当地从药梯上走了下来。
甘岷当归、积年黄芪、晋南党参、浙西于术……许多上了年份、有了灵气的珍贵药材在药盘中散发着浓郁的药香。
李玉堂将药盘递给秦淮,拿着绢布擦擦手,继续说道。
“老道士人好啊,送我找到了父亲,又随我们船在南洋待了些时日。估计是我很合他的眼缘吧,虽然没收我为徒,却还是教了我一些药膳食疗之术。
后来我才知道,老道士教我的东西很不简单,对你们这些武人功效尤其显著。
只可惜啊,这用料苛刻,所用君臣使无不得是上了年份、有了灵气的药材,我这么多年留心搜集,也只收罗了这一小秘库的宝贝。”
“还不都是那帮清廷走狗干的好事?无所不用其极地搜罗天地大药,逼得天下武林人才凋敝。
除了自有秘药的门派能靠祖宗余荫另辟蹊径配点秘药用用,其它武人只能苦哈哈的练着硬功,生生熬过这几十年!”
李炳武接过话茬,面色愤愤,言有不平。
“这次为义海老弟准备的药膳,叫‘八珍养血羹’,是老道士教我的一道好菜。”
李玉堂一边抬眼看向项红缨,一边解释,
“此药膳以当归、黄芪为君药,补气养血;党参、白术为臣药,健脾益气;再以熟地、枸杞、红枣、龙眼肉为佐使,滋补肝肾,养心安神。
服用过后可助义海老弟稍补亏空,恢复血气,将缺失的寿数补回些许。”
转换战场,金利源,厨房
一个让秦淮意想不到的人正在厨房中细细挑着柴火,仿佛在等待什么。
“山师傅,您也来了?”
秦淮三人恭敬问好后,便退到一旁将空间留给两位前辈。
“他请我来,我总是要来的。”
山师傅看了李玉堂一眼,接过药盘,熟门熟路地在李玉堂配合下完成了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