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九章 地下庇护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三十九章 地下庇护所 (第3/3页)

面用捡来的石头铺的阶梯,防滑效果极佳。

    通道尽头,一扇简易木门静静伫立,门上还挂着一把锁。

    走进门内,便是核心生活区。左侧是一张一米五的床,上面铺上厚厚的被子,套着蓝色的三件套,躺上去仿佛能驱散一天的疲惫。

    床头靠着墙壁的地方,设置了一个小型壁龛,上面摆放着日常要用的生活用品,黑暗中伸手就能摸到。

    生活区的右侧是厨房区域,和床铺的中间用了一个屏风分开,划分出了卧室和厨房。

    厨房内一块平整的大石头当作灶台,利用周围的石块堆砌起灶膛,灶膛内空间宽敞,足以放置铁锅,铁锅上方,一根打通关节的细竹竿连接着通风管道,通向地面,炊烟可以由此排出,不会让厨房烟雾弥漫。

    在生活区的中心位置,靠门处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这便是用餐和工具的地方,桌子上摆放着太阳能照明灯和一些不太重要的物品。

    在庇护所的最深处,隔开了一个小小的房间,墙上引入一根粗壮的通风管,从地面较高处引入新鲜空气,通风管的另一端则连接着一个简易风扇,在自然风不足时,可以手动转动风扇,加速空气流通。

    平日里需要上厕所也是在后面这个小隔间里,拿出自制马桶。

    其实也就是个塑料桶,用锯子将塑料桶上部锯开一部分,形成一个较大的开口,方便使用。

    把木板按照桶口大小裁剪,作为马桶盖,用螺丝螺母固定在桶口边缘,便能开合自如。

    在桶身两侧合适位置打孔,穿上绳索或皮带,方便提拎移动。

    使用时,在桶内套上垃圾袋,用完后扎紧垃圾袋,带出去妥善处理,掩埋或者焚烧处理,后面如果自己种菜了还可以浇菜园。

    大家搭建的地下庇护所都相隔了一段距离,后面度过极热期就得在地面上再搭建一个地上的小屋,长期住地下也不是个办法,毕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下雨了,直接水漫金山。

    不是每个人都会搭建地下庇护所,大家相互帮忙,互相提意见解决问题,倒也都搭建的像模像样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