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 第2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2 第2章 (第3/3页)

管吧!

    一听她这么说,娇姐儿眼睛亮晶晶的,一个劲儿的追问什么时候去?是不是爹来接他们?弟弟呢?弟弟也回来吗?

    听得林稹头大如斗。这种谎哪能撒呢?万一最后没上京,这舌根子能在村里被人嚼十年。

    果不其然,陈娘子已经乐了,大声道:“等林家大郎回来,就要接阿钱去京里,做状元夫人喽!”

    “轰”的一声,好像热水泼进油锅里。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有说“林大郎都快四十了还考状元呢”,也有艳羡不已,说“阿钱要发达了”,更有甚者,直接问钱氏“你们搬去京里,那家里的田地佃不佃?”

    香的臭的,一股脑往钱氏耳朵里涌。

    直听得钱氏又羞又臊,恨不得撕了陈娘子的嘴。

    见钱氏脸色涨红,陈娘子竟还在兀自大声说笑,林稹赶紧解围:“诸位说笑了,去不去京里还没定下呢。总得等我爹回来再说。”

    大庭广众的,她不好拂钱氏的面子,只能替她描补:“便是真要去京里,那也不过是探亲罢了,还得回来的。”

    又赶紧岔开话题,“别说京里,这县里我都没去过几趟。说起来二位娘子去县里做什么?也去卖布吗?”

    “瓦锅坏了,去县里找人补。”阿李蹲下来,瞧见黄泥路旁有坨干牛粪,手里两根树枝一夹,扔进了背篓里。

    林稹眼睛微圆,颇为震撼,但见众人不以为意,也只能默不作声,继续往前走。

    “眼睛真尖,怎么看见的?”陈娘子都顾不上钱氏了,酸唧唧的。

    牛粪是个好东西,不晓得哪个败家玩意儿,拉在路上也不捡。

    见陈娘子为了块牛粪酸了吧唧的,叫钱氏越发看不上。

    她秀眉微蹙,想想孙吉,再看看捂住鼻子的娇姐儿,不由得叹气。

    十三岁了,总得慢慢寻摸起来。

    日头一点点上移,陈娘子全副心神都沉浸在如何排查路上的有机肥料,再也顾不上跟别人聊天了。

    一行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了几句,没过多久就到了县里。

    大伙四散开来,卖布的卖布,补锅的补锅。

    林稹抱起布,跟着钱氏往前走,但见这县里家家户户白墙乌门、青檐黛瓦,又多数临河而居,河流纵横交错,时有船夫摇橹行于水上……

    街面两侧都拿油布竹竿搭了棚子,底下有饮子摊叫卖着玫瑰卤子,老书生支了个摊子佣书兼卖酸诗,菜农大剌剌地把黄花菜摆在地上,又有挑了蜜橘来卖的……

    一路行来,民居、川广生药铺,专司绸缎生意的牙行、铁铺、染坊、米铺、典当行、裱褙铺……

    看得越多,林稹心里就越松快。当地百姓日子还过得去,至少能让人安安稳稳的做点小本生意。

    只是走得久了,总能看见三五个闲汉,嘬着牙花子,大剌剌的站在棚子底下挑三拣四,嫌弃荏油太贵,不如胡麻油便宜,又嚼了几颗蜜饯棠球,非说甜坏了喉咙,要那店家赔钱。

    待林稹等三人路过,那群地痞又挤眉弄眼地吹口哨,还有不知羞的故意扯着嗓子唱——

    “脚步儿必定是冤家来到,悄悄地站多时,怎不开言叫?见你衣衫轻又薄,想来是浑身似火烧……”

    说着说着竟还敢伸手。

    “你们干什么!”娇姐儿又气又怕,带着哭腔骂道。

    钱氏面色发白,心脏狂跳,硬挺着把娇姐儿护在身后。

    “哪儿来的捣子!”林稹厉声呵斥,“娘!你去衙门找爹,叫他带几个兄弟来!快去!”

    几个无赖面面相觑,到底没再敢伸手。又是青天白日的,围过来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只好钻进人群里,蔫头耷脑的走了。

    林稹一缓下来,才发现自己心跳得砰砰的,这会儿腿都软了。

    她深呼吸一口气,看着脸色发白的钱氏,问道:“娘,我们要去哪里卖布?”

    钱氏腿也软的厉害,神色复杂的看了她一会儿,这才憋出一句“银孩儿布帛铺”。

    “就在细米街,前头有棵大柳树。”

    钱氏说完,心神稍定,取出香妃色绣帕,给哭哭啼啼的娇姐儿揩眼泪,哄她:“不哭了,再哭就不好看了。娘一会儿卖了布,给你买朵瑞香花戴。”

    娇姐儿带着点哭腔:“我不要瑞香花,要粉团花。”

    眼看着哄好了,钱氏连忙答应:“好好好,娘一会儿就找货郎买。”

    林稹愣愣的看着这一幕,半晌,抱紧了怀里的布,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