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的乖孙,是你亲手杀死的吗?! (第2/3页)
!
这就是帝王的威严!
李君羡吓得身形一震,慌忙跪倒在地:“回禀陛下……”
话音未落,长孙皇后的声音忽然从背后传来,轻柔却充满权威:“陛下,请不要动怒。”
“李统领,你先下去吧,这件事,我会向陛下禀报。”
听到此言,李君羡如释重负,连忙退下并关上了门。
李世民急步走到长孙皇后的床边,语气柔和:“观音婢,你感觉怎么样?”
此时,李世民像一个关心妻子的普通丈夫,刚才的怒火完全散去,眼中满是柔情。
“别说话了,先休息一下。”
李世民依然担心长孙皇后的健康。
“二郎,我没事。”长孙皇后轻轻握住李世民的手,声音有些哽咽:“今天……唉……”
“天意弄人啊。”
她紧紧握住李世民的手,五指相扣。
“观音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李世民急切地问道。
长孙皇后深吸一口气,目光直视着李世民,缓缓开口:“今天,我和父皇,似乎见到了大宝。”
大宝。
这是长孙皇后曾给第一个孩子起的爱称,也是那个孩子的名字。
当时,连孩子的正式名字都还没来得及取,就……
大宝?
李世民脑海中一片空白。
谁?
那是谁?
长孙皇后接着补充:“二郎,你记得承乾和丽质曾经有个大哥吗?”
轰——
长孙皇后这话一出,李世民的脑海中猛然响起一声震耳欲聋的雷鸣,整个身体顿时僵硬。
他只觉得脑袋轰的一声,心跳加速,胸口急促地起伏。
大宝!
大宝!
大宝!
他怎能忘记?
怎么可能忘记?
尽管这些年他从未提起,仿佛那一切都被遗忘,但内心深处,那个孩子始终占据着一个独特的位置。
这些年,李世民时常在梦中见到大宝,梦见他心爱的孩子。
记得在玄武门之变前的那一晚,他做了一个梦,梦中的大宝告诉他不能坐视不理,要主动出击,正如当年祖父为了他反叛一样。
正是这段经历给了李世民无尽的力量。
大宝的降生,正是支持他起兵太原的力量来源。
换句话说,没有大宝,或许就没有今天的大唐。
这段往事,鲜有人知,甚至随着岁月流逝,几乎没人再提起。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才艰难地开口:“观音婢……观音婢……”
“他……他在哪里?”
“你到底在哪里见过大宝?”
“告诉我!快告诉我!!!”
李世民已经快要疯狂,情绪几乎失控。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再听到关于大宝的消息!
我的大宝!
朕的大宝!
长孙皇后把今天发生的事简单地告诉了李世民。
李世民听着,眼睛瞪得如铜铃般大,心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二郎,这件事暂时别插手。”
“父皇他自己想调查就让他去,等有了结果,你再出面也不迟。”
长孙皇后赶紧将李渊交代的事情转告给李世民,她深怕他听到消息后,马上指挥手下迎回李君,若真那样,事态将会一发不可收拾。
“放心吧,观音婢,朕知道轻重。”
“父皇若要调查,就让他去吧,这样一来,正好给他找点事做,也能打破他一成不变的状态。”
李世民沉思片刻,缓缓说道。
他刚才听到长孙皇后的话时,确实想立刻召回李君。
十四年,整整十四年了!
十四年没有见到大宝,那个他心头永远的痛!
他深知这种情感是旁人无法理解的。
然而,经过长孙皇后的提醒,李世民也明白,若此事不谨慎行事,对孩子绝无好处。
如果李君真是大宝,这一发现将撼动整个大唐,掀起滔天巨浪。
但如果李君不是大宝,自己会破坏一个孩子的一生。
必须谨慎!
父皇愿意亲自调查,正好,自己可以顺势而为,让他暗中进行。
如今父皇已经不再是那个风头无两的皇帝,反倒变得有些死气沉沉。
这次的事,能给他重新找点事情做,也算是一件好事。
若李君不是大宝,这件事也可以悄无声息地过去。
如果真的是,那就有充足的时间来应对,迎接李君归来。
“观音婢,好好休息吧。”
“别再多想了。”
李世民轻轻地安慰着,长孙皇后也渐渐闭上了眼睛。
他思虑片刻,再次召来李君羡,指示他安排金吾卫,暂时暗中保护李君。
第二天一大早,李君便开始准备制盐的工作。
他早已准备好了所需的工具,而那些盐石,昨天傍晚,孩子们已为他扛来了好几百斤。
这些盐石并不难找到,山脚和河边随处可见。
因为在百姓的眼里,这些盐石是毒盐,不能食用,大家自然对它们视而不见。
然而,这些盐对李君而言,却大有用处。
昨天,他的爷爷和母亲不同意他买盐山,李君只得先做成这样。
虽然这种盐不能直接食用,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硝磷钾,吃下去会致命,但制盐的过程并不复杂。
他将盐石丢入水桶,将盐分溶解,接着进行过滤。
过滤网是双层的,中间夹着木炭。
经过多次过滤,盐水渐渐清澈,但量越来越少。
李君将盐水倒入大锅,开始加热。
当锅中的水几乎蒸发殆尽时,锅底便形成了一层晶莹剔透的盐粒。
这一锅,足足有十五斤盐!
而所用的时间,却不长。
这盐,已经是可以使用的上等盐。
接着,李君又找来那群小孩子,让他们帮忙继续收集盐石。
这些孩子们很乐意帮忙,李君为他们准备了包子和家常菜,大家都心满意足。
几个聪明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