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4章 名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84章 名家 (第1/3页)

    (抱歉,昨天的章节不太流畅,改了一下。把书法内容挪到了前面,画纸内容挪到了后面。)

    正文:

    林思成目不转睛,几乎是一个字挨着一个字的看。

    越看越像,越看越像……但怎么可能?

    赵孟頫是赵匡胤十一世孙,南宋灭亡后降了元,后世风评其差,称其为“书奴”、“贱媚”。

    但既便如此,赵孟頫仍旧排在古代书法家前十之列。所以他的作品,已不足以用“珍贵”来形容。

    再数一数:加国外、国内的博物馆,以及私人收藏,确定为真迹的不到二十幅。

    但反过说,如果让他凭笔迹判断,这一幅与台北故宫的那一幅有什么区别,林思成真判断不出来。

    因为像只是一方面,还在于笔势、笔意、法度、骨力。

    说人话:哪怕是仿的,这也是笔力不输于赵孟頫的名家仿的。而且保准是抱着台北故宫的那一幅,临摹了不下百遍才下的笔。

    所以,这就离了个大谱:元以后,笔力能和赵孟頫相比肩的,能有几位?

    越看越迷糊,林思成索性跳过字体,看起了画心的纸质。

    画纸明显有氧化褪色的痕迹,但仍旧能看出是元代上好的桑皮纸:颜色仍旧鲜亮,纸质仍旧光滑。

    用强光手电一照,字里行间隐现金箔,以及若有若无的泥金龙云纹。

    桑皮为基,染黄为底,云龙为纹,洒金增辉?

    林思成直接愣住,“哈”的一声:明仁殿纸?

    这个称呼是乾隆时才有的,指最初生产这种纸的元代宫廷明仁殿。

    而不管是元代的正品,还是清代的仿品,都只有三个作用:写圣旨,供皇帝画画写字抄佛经,给皇帝画画写字抄佛经……

    但这只是其次,关键的是,这玩意早绝了代。

    迄今为止,就只有故宫博物院珍藏有一张:乾隆仿明仁殿画金如意云纹粉蜡纸。

    没错,全世界就这一张,其它也不管是画还是字,更或是佛经乃至圣旨,统统没有。等于故宫这一张是正儿八经,独一无二的孤品。

    而且这还是乾隆时仿的,正宗的元明仁殿纸,连乾隆都没见过。

    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