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怎么可能 (第3/3页)
懵,“王……王教授你真要上课?”
王齐志一脸的理所当然:“我一搞研究的,不给学生上课干什么?”
也怪他自己,没提前问清楚:就是不耐搞行政,他才从宝鸡调了过来。要是知道还有挂职这挡子事,他肯定要考虑考虑。
但组织关系已经调了过来,他想后悔也晚了。
只能另想办法。
暗暗琢磨着,他下了行政楼,女助教懵懵懂懂的跟在后面。
天气很好,阳光明媚。
槐叶上铺满露水,空气稍有些潮,带着初秋特有的清凉。几只麻雀跳来跳去,啄食着被风吹落的柏籽。
同学三三俩俩,朝气阳光,青春洋溢。
王齐志深深的呼了口气:还是学校好。
如果只搞研究,顺便教教书的话。
发散了一下无病式的呻吟,王志齐盘算着待会到了教务中心,该如何摆事实,讲道理。
他要求不高,先安排几堂公开课练练手,同步申请研究项目。
当然,这个得去找学校领导。不过不需要学校为难,现成的项目课题他有,研究方向明确,研究资金充沛。学校只需签个字,再安排间实验室就行。
咦,周六的时候怎么没和学校领导讲?
哦对,被灌大了……
正懊恼不已,一道稍有些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不紧不慢的走向教学楼。
王齐志怔了一下:像是上周五,给他卖了《炎黄春秋》的那个小孩。
认错了,还是眼花了?
稍一恍神的功夫,林思成已经进了楼,他忙指了指:“冯老师,那个学生你认不认识……对,个子挺高,刚进去那个男生!”
冯老师眯着眼睛瞅了瞅:“好像是大四文保班的林思成!”
对上了,就是林思成。
在银行转钱的时候核对过名字,之后相互还留了电话。
自己当时怎么说来着:他学的肯定是文物相关。
这不,刚到学校就碰上了?
“学习怎么样?”
“不太好!”冯老师直言不讳,“一学期挂好几科。”
“啥?”
以为他在惊讶,这样的学生怎么没被开除。冯老师犹豫了一下,压低了声音:“他是林副院长的孙子!”
王齐志一怔愣:林长常,原遗产学院瓷器保护与修复方向学科带头人?
就说他怎么那么懂,原来是家学渊源。
下意识的,王齐志想起了银行里的那一幕:您研究的是铜器,在宝鸡工作对吧……
呵呵……一学期挂好几科?
怎么可能!
“走,先去教务办!”
既然在一个学校,以后有的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