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秋宁,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娶到了你 (第3/3页)
地再次问道。
“就,就有一点……”
施秋晴含羞着承认了。
许承安龙颜大悦。
施秋晴个性矜持,她说有一点想,其实就是朝思暮想了。
她不是施秋宁,不像妹妹那样会用于表达自己内心的炽烈感情,然而一旦认准了男人,就是至死不渝的。
施秋晴走过来接了许承安手里的行李箱,帮他放好,烧水准备泡茶的同时,还随口问道:“这都四点多了,咋这次回得那么晚呀?”
许承安坐在办公椅上:“没办法,我也想早点到家的,但是火车晚点了。”
其实施秋晴也知道这年代的绿皮错车晚点是常有之事,然而关心则乱,老是会胡思乱想。
她又问道:“出货还顺利不?”
许承安摸出一张存折递给她:“喏,你自己看吧!”
施秋晴打开存折,便不由得喜形于色:“都卖出了?”
小数点前七位数。
上次卖了春耳后存折上也有七位数,数额差不多。
但是后来还了银行一部分,盖新厂房又用了不少。
“嗯,都卖出了!”
“这些钱,咱厂子得交很多税呀!”
两人上夜大读的是财务专业,学了两个月,施秋晴对于纳税的事也有了一些了解,
“对,得几十万,不过税收分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两种超额累进税率是不大一样的,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我们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纳税支出,但还是挺多的!没办法,挣得越多,纳税责任就越大,这是郭嘉为了遏制改开后贫富差距做出的决策。”
许承安耸了耸肩,却也无所谓。
不管多挣点还是少挣点,反正自己都能实现财富自由。
要知道,这还只是一个镇子的黑木耳产业给自己带来的钱。
以后全沧城九个镇子都种上黑木耳了,就算自己是其他镇子的渠道商,一年下来除掉税收至少也能挣个两百万。
80年代年挣两百万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等九零年代到来的时候,我已经积累了超过千万的原始资本了。
九零年代改开继续深化推进,到时有钱能做的事可就更多了,比如炒股就是个发大财的机会。
2000后房地产,2010后互联网企业。
想省心的话或者直接拿钱投那些后世的龙头巨鳄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