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赵建平震惊,货运主任主动请吃饭 (第2/3页)
理加急货运的仓管。
尽管有批条,不过烟还是得给的,每人一包。
这里的有钱货主多,给自己办事的货运员烟都是一整包的,可不是一根根,许承安也了解规矩,如果没有门道的话,你给别人塞烟别人都不拿,无功不受禄嘛,这就是双方的游戏规则。
加急单就是快,也不用排队,过检提货手续很快就办好了。
土产公司和蔬菜公司在货运中心外也有驻站点和专门的跑站人员,因为这两家也是少不得和铁路货运打交道的。
负责黑木耳这种农副产品的跑站人员上次许承安过来的时候已经接触过了,和这些人打交道也得打点一下,每次货主过来办业务如果懂事点就非常省心,他们能给你把任何事都安排好,搬货的工人和运输车啥的都不用亲自去找,在这边就盘点并完成交接,拿了收货单子,然后抽空去对方财务那边核算结汇就行。
几个跑站人员倒也记得许承安,他们接触的货主不像货运中心那么多,来这办事的几乎都是固定的大客户和熟面孔。
阿狗阿猫别人这些国企大经销商压根就瞧不上。
如果是外地客户的话,也就像许承安这种整合并代理了整个沧城黑木耳产业资源的私企,才有资格和他们做生意,通过他们的渠道投放到省会市场,其他小货主可就甭奢望了。
而且,许承安第一次过来办事的时候,是货运中心的主任王志华亲自带过来的。
同为国企,蔬菜公司和土产公司的跑站人员也得把这位货运中心的主任当大爷般供着,很少能有人能让惊动其大驾,所以王志华当时亲自带人过来,让他们都吃惊得很,对这位年轻的货主印象深刻。
有钱有人情好办事,各区经销商的跑站人员很快帮忙找来了工人,去仓库盘点提货。
在此期间,许承安做事的每个环节,赵建平都默默地记在了心里,在某些特别需要注意的细节许承安也会点一下。
秋耳比春耳少收一茬,不过这波秋耳新增了黑土屯新种植园的大批秋耳,倒也没比春耳少太多。
七八十吨的干耳,搬运盘点还是需要不少时间的,搞定之后已经四点了,去核算已经赶不及,但是所以许承安也不急,明天周六还有一天时间呢。
回到铁路招待所休息了会,等到五点多再次出门。
王志华那边五点半下班,约好吃饭的时间是六点。
地点就在货运中心附近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