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章 建设麻纺工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34章 建设麻纺工坊 (第2/3页)

件就是要派人收购苎麻,工坊一旦运作起来,对于原料的消耗非常惊人。

    他可不想工坊因为缺少原料而停工。

    李原要建麻纺工坊的事,在东乡村很快就传开了。

    人们是奔走相告。

    李原开出了帮工者,一日十文工钱,管一顿饭的报酬。

    几乎村中没什么事的兵户都来了。

    督造工坊这件事,李原交给了福叔和刘黑子。

    福叔为人圆滑善于沟通,刘黑子为人本分,认死理。

    福叔负责组织人手,刘黑子负责工程验收,可以说是人尽其用。

    李原要造的工坊房屋并不算复杂。

    就是一种举架比普通房屋高大一些的长屋。

    同样也是茅草顶,夯土墙壁,只是用了更多的木材做支撑。

    这种长屋并不算难造。

    村中很多人都会。

    只要材料充足人手够用,屋子十几天就可以造出来。

    当工坊开始修造长屋的时候,李原则带着崔平去了西河堡。

    工坊的商贴很容易办,交了300文钱李原就拿到了商贴。

    再就是找到工匠,打造足够的织布机和纺车。

    他和崔平走遍了西河堡中的各家木工坊。

    总算是找到了足够的工匠分造各部分零件。

    并约定十日后,各家所造的部件统一运到东乡村。

    安排好这件事,李原又派崔平去附近各村收购苎麻。

    约定好价格,同样要求送到东乡村。

    李原返回到村中的时候。

    发现工坊的工地上,一片热闹的场景。

    人们往来穿梭,运送着木材土方和石料。

    李原要建的三座长屋每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成长。

    李原甚至在工地上见到了很多孤女自愿来帮忙。

    她们知道这座麻纺工坊,就是为她们这些孤女建的。

    心下感激,能做的就是帮工地运输打杂烧开水。

    她们比任何人都希望工坊早日完工。

    负责监督的福叔和刘黑子也没亏待了这些孤女。

    只要来帮忙的,每人都管一顿粟米饭,外加五钱的工钱。

    后来村中的老人和孩子听说之后,也赶来帮忙。

    李原依旧让福叔和刘黑子给他们管饭和每日五文的工钱。

    就这样,几乎在全村人的帮助下。

    不到十天时间,麻纺工坊就建成了。

    工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