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2章:这个锅,青城派背定了!【3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92章:这个锅,青城派背定了!【33】 (第3/3页)

!”

    裴兴从怀里掏出造办册,呈给崔应元。

    崔应元接过打开,随意翻看片刻,点了点头,道:“是真的,工部章印也有。”

    闻言,众人心中再无疑虑。

    许显纯看向裴兴二人,挥手道:“此事你们办的不错,先回去养伤吧,具体的封赏,待你们千户大人回来,再做考虑。”

    “是,卑职告退!”

    裴兴二人转身离去。

    崔应元拿着造办册,看向许显纯和韩尧,道:“先把造办册拿给义父吧。”

    许韩二人点头。

    自始至终,三人对于江玄前往蜀地一事,都没有多问。

    在他们眼里,区区一个江湖势力,既然敢挑衅朝廷,谋害锦衣卫,那么灭了也就灭了,没什么好说的。

    至于江玄在杭州府放走按察使司监狱那些百姓一事,裴兴二人并未上报。

    就算许显纯等人知道了,同样也不会过多在意。

    区区一群贱民的死活,谁会在乎?

    ……

    “只带回来一本?”

    信王府,朱由检皱眉,看向徐攀星,问道:“那另一本呢?”

    “应该还在他身上。”

    徐攀星回道:“王爷,那本造办册我也看过,是假的,已经被魏忠贤烧毁了,这就说明,江玄身上那本应该是真的。”

    “只要等他回来,就能呈到王爷手上。”

    闻言,朱由检心头微松,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对了,你刚才说,他去蜀中做什么?”

    “听说好像是去剿灭一个叫‘青城派’的江湖势力。”徐攀星回道。

    “那些个江湖势力,都是些亡命乱党,非要去惹他们做什么?”

    朱由检皱了皱眉,随即摆手道:“罢了,那就等他回来再说吧。”

    “是,王爷。”徐攀星微微点头。

    ……

    蜀地,又称天府之国,地势险固,物产丰富,仅次于江浙。

    此外,这里由于毗邻百濮、黔中等地,苗人部落较多,因此民风彪悍,江湖势力也是遍地开花。

    其中,以唐门、峨眉、铁剑门、青城派等势力,最为出名。

    但很快,青城派便会只成为一个历史了。

    因为他们迎来了一位杀星。

    ……

    灌县,是位于青城山下的一个小县城,属成都府管辖。

    因为距离成都主城只有百多里的距离,因此灌县的人口也不少,且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平日里许多前往成都主城的商贾过客,都会选择在灌县歇脚。

    此时城门口熙熙攘攘,有十几个人排队入城。

    可就在这时,有三人骑着马,直接越过队伍,径直往城门处走去。

    排队等候的人群顿时不满地皱起眉头,小声议论。

    守城的差兵抬眼一看,当即也走上前来拦下,呵斥道:“干什么?干什么?城内不准骑马不知道吗?下马排……排……”

    话音未落,领头的少年便举起了手中的腰牌。

    当看到那腰牌上‘锦衣亲军’四个大字,差兵脸色大变,嗓子如同被捏住一般,跟着连忙就俯身拱手,让到一旁,颤声道:“大、大人请进!”

    少年瞥了他一眼,轻哼一声,转头看向后面的黑衣青年:“师父?”

    “走吧。”

    青年平静地点了点头。

    三人畅通无阻,径直纵马进入城内。

    “呼……”

    拦路的差兵长呼口气,擦了擦额头冷汗,一脸心有余悸:“还好没得罪,这样的大人物,怎会来咱们这小地方?”

    旁边看到腰牌的几个差兵也是差不多的表情,不明白锦衣卫怎会来灌县这样的小地方?

    “锦衣卫前来,肯定没什么好事儿,咱要不要回去跟大人通声气儿?”

    “你傻啊,明知道不是好事,还回去禀报,这不是给大人添堵吗?”

    “大人要是知道了,是去见呢还是不去呢?”

    “那怎么办?”

    “管他呢,锦衣卫做事,不是咱们能过问的。”

    “他要是去了衙门,大人自会招待,要是不去那更好!”

    “也是。”

    ……

    城内,江玄三人骑马并行,引来不少行人关注。

    靠近仇人的地盘,林平之又忍不住想起了惨死的父母,心中升起一丝酸涩,转头看向江玄,问道:“师父,咱们现在去哪儿?直接上青城山吗?”

    “不,先去县衙。”江玄平静道。

    徐龙青有些疑惑:“大人,您是准备让县衙的人帮忙?”

    “区区一个青城派,咱们三个人足够了。”

    江玄摇头,淡淡道:“不过青城派剩下的人不少,没必要全给杀了,咱们此行的目的,也不是来杀人。”

    “让县衙的人提前去通个气儿,好让青城派剩下的那些个弟子知晓,咱们要来灭门来了。”

    “也让其他势力知道,这青城派为何会被灭门,免得别人以为咱们师出无名,针对青城派。”

    徐龙青和林平之顿时恍然。

    尤其是林平之。

    他还是第一次知道,原来朝廷灭门,也得讲究师出有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