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0章 被知青“遗忘”的未婚妻(3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60章 被知青“遗忘”的未婚妻(34) (第2/3页)

73年8月,冯家庄制药厂正式建成投产,一开始的规模不算大,一方面是因为大家都没经验,也不确定销路如何,不敢把摊子铺的太大,另一方面是因为原材料有限。

    前一方面的担忧很快就得到了解决,有宋妈一行人在省城帮忙背书,冯家庄制药厂生产的药物一开始就在一个小范围内打开了销路。

    宋妈还充当了一个义务销售员,直接找到省人民医院,把冯家庄制药厂的药推荐给了他们。她跟人家说:“这个药现在不好买,因为供不应求,冯家庄对质量的把控太严格了。但我还是要推荐给你们,因为不用这个药不是冯家庄的损失,是医院的损失,是病人的损失。真的,谁用谁知道!”

    她写信给元初说这件事的时候,元初差点笑晕了。

    陶文茵也回了趟省城,重新启动了自己的社交圈,用她本人的身体状况做案例,给冯家庄制药厂的药效做宣传。

    陶文茵之前的身体状况大家都是知道的,她能够恢复成如今这个状态,简直惊掉了大家的下巴!

    除了这些义务帮忙的,还有元初这个擅长做总结表彰的。

    她在报纸上写文章讲述了冯家庄“因地制宜谋发展、齐心协力奔小康”的事迹,将冯家庄制药厂生产的药品夸了又夸,将党和国家对贫下中农的关心和爱护说了又说。

    “没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贫下中农怎么会有机会自己开办药厂呢?”

    更重要的是,她使劲夸了夸冯家庄的赤脚大夫冯元初同志:

    “她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加培训,成了一名光荣的赤脚医生,她把医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奔走在田间地头、山川田野,在给劳动人民治病的过程中,摸索出了针对很多病症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冯家庄制药厂所生产的中成药的药方,就出自这位赤脚医生之手。她的经历表明,我们国家的医疗卫生体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