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0 尔等谁能胜之 (第2/3页)
王翰家世富贵、出手也阔绰,今早送来一些陈设让家中厅堂都增色不少。张岱请他来此本意是想道谢,却不想又平白受其许多好处。
还有那随之送来的两个女伎,张岱回家见阿莹正跟她们凑在一起学弄乐器,于是便暂且留下给阿莹做伴,待到哪天王翰再来做客时再请其引回。
牙郎魏林也再次到来,与之同来的还有其娘子,一个二十出头的短发妇人。
待其夫妻入前作拜时,张岱还愣了一愣,他来到这世界还没见过妇人如此短乱的发型,哪怕乡里农妇都用木钗挽发,但这魏林的娘子头发短到却只能用帷帽遮挡。
“仆家室困极,并无珍物做拜见之礼,娘子知此困苦,截发施于长寿寺乞得平安笺来献……”
魏林解释了一下他娘子这副装扮的缘由,并非是要简慢失礼。
张岱听到这话也不由得心生感触,旋即便说道:“人之美丑,外貌为末。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若有真情相守不弃,兴家不难。魏牙郎有此贤妇相助,必有出头之时!”
“多谢郎君,多谢郎君!”
夫妻俩听到张岱的宽慰,也都感动不已、连连作拜致谢。
接下来魏林又讲起访问王元宝一事,只说王元宝近日各处奔走,他去也难访见。
张岱眼下还要到岐王家去做挽郎,对于这事倒也不着急,而且看样子韦坚也没有给王元宝提供什么实质性帮助。
于是他只是交代魏林保持关注即可,顺便市中若有好价的话,把家里的轻货变卖一下换些钱帛以供日常花销。
第二天张岱起个大早便认真的梳洗捯饬一番,然后便离家往岐王宅去。
西邻的山亭院只是一座别业,岐王在东都另有家宅,便位于天津桥南的尚善坊中。后世杜甫诗作“岐王宅里寻常见”,便是指的尚善坊岐王宅。
西出惠训坊绕过魏王池,张岱便来到了尚善坊,放眼一瞧好家伙,整个坊都缠缟裹素、一派哀容。唐玄宗内里对兄弟有多忌惮,表面功夫就做的多敞亮,眼下整个尚善坊都因岐王治丧而变了颜色。
坊门处就有金吾卫兵值守,待张岱入前表示自己乃是执绋挽郎的时候,很快便被引到了岐王宅上来。
此时的岐王宅中已是人头攒动,也分不清谁是来吊唁的宾客、谁是来助丧的帮手。
张岱在洛阳名利场上厮混仍短,大多数人也都不认识,人群里找了一圈才找到一个济国公家的儿郎是昨日见过同为挽郎之人,然后才一起到了跨院更换介帻与挽郎礼服。
挽郎最重要的作用是执绋送葬,但是在送葬前也要在灵堂外唱挽歌,所以张岱他们这会儿就得开始学唱挽歌了。
岐王乃是圣人爱弟,如今早逝举国同悲,不只诸家儿郎争做挽郎,众位词臣也都争作挽歌。
张岱他们刚刚换上挽郎礼服,经由太常初步挑选的朝臣进献挽歌便送进来,满筐的纸卷足有上百首之多,头两首便是他爷爷昨日前来吊唁所作。
看到这么多的挽歌,张岱他们都急的有点直冒汗,本以为做挽郎是件挺轻松的事,却没想到还得背古诗,一背就得上百首。不止要会背,还得会唱,不只要会唱,还得记住什么时候唱哪一首。
而且这些挽歌还不是全部的,眼下才只是东都官员们所献,接下来还有西京、还有诸州县大概都要有所进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