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番外:企业改革 (第2/3页)
不能超过公司所有股份的50%以上。
一直到这里,都属于是国家不太干涉的领域。
而这些公司所能够涉及到的产业,基本上也都包含了轻工业的几乎所有方面以及部分重工业。
再之后的大型企业和超大型企业,就必须要采取国资入股的方式了。
大型企业的标准是:公司从业人员达到2000人,且公司年营业收入达到800万元。
最后的超大型企业的标准则是:公司从业人员超过10000人,且公司年营业收入超过5000万元。
当然了,这个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五年,由人大和政协对标准重新进行核定。
大型企业之中,单独持股人的股份份额,不得超过10%,超大型企业之中,单独持股人的股份份额,不得超过5%。
当然了,以上的所有标准,实际上都是针对的新成立的企业。
而针对之前就有的企业,则是由国家出面,对部分不涉及国计民生的企业,进行国企改革。
就以京州市光明区的大风服装厂为例。
大风服装厂,成立于建国初期,一开始,自然是完全由国家控股的国企。
之后,在90年的时候,正式开始国企改革。
其所有股份,由国家控股51%,剩余的49%的股份,则是全部按照岗位和职务,由大风厂的全体员工进行持股,并由员工持股委员会进行代持。
员工只有分红权,而没有股份买卖的权利。
而剩余的由国家持股的51%的股份,则是通过寻找职业经理人或者说带头人的方式,由职业经理人或者带头人代持这些股份,并享有其中最多5%的股份分红权。
而这,便是为什么蔡成功能够掌控大风厂51%股份的原因所在。
实际上,蔡成功只是大风厂的职业经理人,他的收入,主要是由那最多5%的分红以及作为职业经理人的工资构成的。
如果工厂连年亏损,国资委或者企业内部的员工对职业经理人不满,是可以通过持股委员会,通过投票的方式,把职业经理人换掉的。
而这也是改革的关键和重点所在。
既然工人阶级还在当家做主,那工人阶级就有权利把领导开除了。
而上一章林国伟的公司,按照20年企业规模的标准进行判断的话,也是只能被判定为中型企业,毕竟,虽然林国伟的企业总市值能够达到20亿,但是,其年营收,也就两个亿多一点,而且,因为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