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1章 成立冀西军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61章 成立冀西军区 (第3/3页)

了四分区副政委一职。

    而四分区下辖原六分区30团、31团,以及由独立第九、第十团合并后成立的62团。

    至于剩下的炮兵团、骑兵团、特务团,则是不作调整,仍然由军区直接管理。

    一番调整后,便是各部队开始调动了起来,赶赴各自的防区。

    冀西军区改编完成后,将会拥有十二个主力步兵团,兵力直接翻了一倍。

    而在冀西军区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编制调整的时候。

    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总部向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下达了《战役预备命令》,同时将此命令上报了中共中央军委。

    命令之中,对正太线周边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后,同时,直接规定了各参加正太线作战的部队,总兵力应不少于22个团,其中,要求晋察冀军区最少派出10个团参战,129师派出最少8个团,第120师应派出4至6个团。

    同时,总部炮兵团大部、工兵一部也要参战,而在其他铁路沿线配合正太线作战的兵力,则是由各部队自行安排。

    命令下达后,冀西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部队的整编工作。

    整编之中,因为原六分区的各种重武器不足以保证各团还按照原来六分区时期的装备情况,随即,对部队的装备情况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调整后,每个主力团的兵力在2800-3200人之间。

    每团装备步枪1400-1500支,轻机枪和掷弹筒每排两挺/具,共计54挺/具,重机枪每营6挺,共计18挺,迫击炮每营6门,共计18门,步兵炮每团四门,四一式山炮每团两门。

    同时,除了各主力团外,每个军分区还各自成立一个分区直属的警卫侦察营、工兵营、通信营、炮兵营。

    其中,之前缴获和交换得到的38式75毫米野战炮,全部配发各分区,每个分区分配到了八门38式75毫米野战炮,同时,原本炮兵团装备的九四式山炮,也是按照每个分区四门配发了下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