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章 冀西作战计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10章 冀西作战计划 (第2/3页)

定,在拿下阜平县以后,部队迅速兵分三路,隐蔽东出太行山,于唐县和顺平县中间位置的庆都山地区设伏。

    同时让分区内的民兵部队换上八路军的军装,大量聚集行动,故意暴露在鬼子的视线之内,让鬼子的大部队出动。

    张浩不相信,这么多‘八路军’大摇大摆的出现在鬼子的视线内,鬼子会不心动?

    而根据张浩的判断,最有可能出动的部队,应该会是鬼子驻扎在北平周边地区的二十七师团的部队。

    这些都是老鬼子,战斗力很强,所以,此战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而当张浩将补充计划上报以后,立刻引起了总部和中央领导的重视。

    当即,在陕北中央的命令下,总部开始制定周密的计划,同时,大量的八路军部队开始向着冀西地区聚集。

    说实话,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不是张浩能够做主的事情了。

    随即,经过总部命令,由副总指挥亲临冀西,担任战役总指挥,大司令担任战役副总指挥,张浩担任现场指挥员,同时调动晋察冀军区内,共计二十六个主力团,共计约五万人的兵力参战。

    如果再加上类似于六分区的九个地方独立团这样的部队的话,总的参战兵力将会接近七万人。

    而这一战的目的也很明确,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夺取阜平、行唐、曲阳三县的县城,建立稳固的冀西根据地。

    第二阶段,所有部队东出,并且利用民兵等地方武装吸引鬼子注意力,将鬼子的大部队聚集到唐县和顺平县交界地所在,打一场歼灭战。

    而伴随着作战时间的临近,张浩在39年4月4日晚上九点钟抵达阜平城外四里多的状元顶之上。

    据说,是古代的一个状元,在考取状元后,返乡省亲的途中,路过此地,在这里修了一个亭子,后来,这个亭子就被命名为状元亭,而这座山,则是被称为状元顶。

    张浩此刻通过望远镜观察着远处的情况,同时,通过脑海中的地图判断鬼子的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