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这不对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一章 这不对吧 (第1/3页)

    杨柳依依花满山,碧波水暖蝶翻翻,好个人间三月天。

    一条破旧蓬舟行于清水河上,载着三五赶路人,船下水流平缓,两岸青山并不险。

    老迈的船家费力摇动船桨,水花轻扬,他扯着嗓子哼唱歌谣。

    “一摇波儿平,莫阻船儿行,二摇水清清,恐那浪混混,三摇阳光好,怕有雨浇身,四摇两岸柳青青,护得河堤五谷登,五摇家家炊烟起,朝浓晚稠肚儿撑,六摇阿郎快长大,阿妹等着要出嫁,七摇子孙满堂厅,破屋漏瓦有梁撑,八摇岁岁身康健,无有麻衣声声咽,九摇春去春又来,天下太平年复年,莫管家富寒,代代延又延……,嘿~,一摇波儿平……”

    歌声并不悠扬,略显中气不足,乘客并不嫌烦,反而尽皆展颜,因这顺口溜般的土谣,是无数贫贱之家对生活最大的愿望。

    那高山流水的雅音,又怎会落入这山野乡间?

    人生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

    渡船本就费力,老船家还放声歌唱,沟壑般的皱纹间已浸满了汗水,湿了烂衫。

    纵使粗衣草履,可他脸上却带着笑,苦不打紧的,挣得三五铜钱,日子总有盼头。

    不知不觉,船已到了渡口。

    小小的码头不知道多少年了,木头隐有青苔,木板踩在上面咯吱咯吱作响,似随时都会垮塌。

    周围是稀疏的杂木林,一条土路蜿蜒去了远处,平时一天也不见多少等船人。

    上岸束舟,老船家用脖间分不清颜色的汗巾抹了一把汗,微风中隐有一抹酸臭。

    他佝偻着身躯,似常年操舟直不起腰,对船上几位渡客熟络笑道:“杨柳渡到了,你们下船小心些,莫要失足落了水”

    提醒之言无人在意,船上几人一看都不是殷实人家。

    有一老妇张口便道:“老刘,坐你这破船也不是一两次了,吱嘎作响,不甚舒坦,很是头晕,船资需得少些”

    “哎哟老嫂子,认识多年,老汉这船虽破,也能安稳渡河,辛苦钱,汗水淌了几斤,少一个铜板都不行!”老船家差点翻脸,一副你敢少付一个铜板信不信我推你下河的样子,就跟要他命似的。

    老妇也知不可能,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见少钱无望,只能心疼的掏出五个包浆铜板递上,嘴里埋汰道:“抠死你算了,拿去买棺材吧”

    船家毫不在意,迅速收起铜板,还带笑扶她上岸,见她背着背篓离去,不忘提醒路上小心些。

    其他几个渡客也相继各自付了五个铜板的船资,或挑担或背竹篓上岸离去。

    你省一个铜板我就少挣一个,都是穷人,没谁会和钱过不去,也不会存在真正翻脸,都是生活逼得精打细算。

    穷苦人家,若非耽误了时辰,谁愿多花几个铜板乘船抄近路,宁愿多走十里过桥回家。

    乘客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