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章 张灵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七章 张灵玉 (第2/3页)

已!”

    张灵玉茫然:“几希?”

    傅源点头,道:“对,差别很小,《荀子·王制》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人跟禽兽相比,无非就是多了一个“义”字,所谓“义”就是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舍生而取义,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一个“义”字,贵于生命,贵于一切!”

    张灵玉若有所思的沉默着。

    傅源也不着急,自顾自的给对面倒茶。

    胖瘦二道士谢过后,端起茶杯,对了个眼神,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敬佩。

    好一会后,张灵玉才想通透了,追问道:“那“义”的准则在哪?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总得有一个准则才对!

    这个准则,难道不应该是善恶,正邪,廉耻,礼仪……这些吗?”

    “哪有那么麻烦!”傅源指了指自己胸口,道:“准则就在这,每个人的本心而已……对于本心,无论道儒,都相差不多,所以无论道儒,修行,修的都是本心!

    灵玉真人修道多年,难道还悟不透本心?”

    张灵玉沉思着,道:“那要是有所冲突,又该如何?”

    傅源坦然,道:“对于儒家,重义轻利!当然,这是有冲突的前提下,没有冲突时,义可取,利亦可取!

    一个美女对你投怀送抱,你要不要?”

    张灵玉断然道:“自然不会要!”

    傅源乐道:“为什么?这跟你的本心起冲突了?”

    张灵玉默然。

    傅源接着道:“孔子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重义轻利”的关注点不在贫穷或者富贵本身,而在于因何而贫贱、因何而富贵。

    孟子也说了: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

    只要“义”跟“利”起了冲突,哪怕一碗饭都不要,相反“义”跟“利”不冲突时,就算整个天下,也能坦然接受……何况一个美女?”

    好一会后,张灵玉才艰难的道:“那世人的评价……”

    傅源一口茶水差点喷出来,放下茶杯,古怪道:“道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还在乎世人的评价?”

    张灵玉被傅源的反应弄得有些羞恼,道:“难道儒家不在乎?”

    傅源叹气,道:“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君子最担心的就是终其一生也未能获得为后世所称道的名声。

    但孔子也说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儒家看重世人的评论,但又不执著于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