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四回 九黎归化赐蚕种 四海宾服贡丝帛 (第3/3页)
,丝绸在阳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如流水般顺滑。一些九黎人被丝绸的美丽所吸引,眼中流露出一丝好奇,但他们仍然不敢轻易相信。
这时,一位老者站了出来,他目光炯炯地看着黄帝和嫘祖,说道:“你们说的话,我们如何能信?你们若是真心为我们好,就先展示一下这养蚕缫丝之术,让我们看看是否真如你们所说。”
黄帝和嫘祖对视一眼,点了点头。嫘祖立即让随行的族人拿出养蚕工具和蚕种,开始现场演示养蚕的过程。她耐心地讲解着每个步骤,从蚕卵的孵化、幼虫的饲养,到结茧、缫丝,每一个环节都展示得清清楚楚。
九黎人围在一旁,静静地观看,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心中的疑虑也渐渐消散。当他们看到小小的蚕宝宝在桑叶上蠕动,最终吐出洁白的蚕丝时,不禁发出阵阵惊叹。
授艺之初:艰难起步
在嫘祖展示完养蚕缫丝之术后,九黎部落的百姓们虽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但心中仍有诸多疑虑。毕竟,这是一项他们从未接触过的全新技艺,要在短时间内接受并学会,谈何容易。
为了让九黎人更好地学习养蚕缫丝,嫘祖挑选的族人分成了多个小组,深入到九黎部落的各个角落,手把手地教导他们。然而,这一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
九黎人习惯了狩猎和简单的农耕生活,对于这种细致、繁琐的养蚕工作,他们显得极为不适应。在学习饲养蚕宝宝时,他们常常因为动作粗笨,不小心弄伤蚕宝宝,或者因为掌握不好桑叶的投喂量,导致蚕宝宝生长不良。有一次,一个九黎青年在给蚕宝宝换桑叶时,用力过猛,一下子将好几只蚕宝宝压在了桑叶下面,等他发现时,蚕宝宝已经奄奄一息。他满脸惊慌,不知所措地看着嫘祖派来的族人,眼中充满了愧疚和无助。
而且,九黎人对这项新技术也充满了怀疑。他们私下里议论纷纷,有人说:“这些小小的虫子,真的能吐出那么神奇的丝吗?这会不会是黄帝部落的人故意骗我们的?” 还有人说:“就算它们能吐丝,可这丝织成的布,真的比我们的兽皮和麻布好吗?我看未必。” 这些质疑的声音,像一层阴霾,笼罩在九黎部落的上空,也给传授技艺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语言不通也是一个大问题。虽然嫘祖带来的族人中有一些人略懂九黎方言,但在讲解复杂的养蚕缫丝步骤时,还是常常出现误解。比如,在讲解蚕茧的处理方法时,由于翻译不准确,九黎人将 “煮茧” 听成了 “煮蚕”,结果有几个九黎人真的把还未结茧的蚕宝宝扔进了热水里,等发现错误时,已经损失了一批蚕宝宝。
面对这些困难,嫘祖和她的族人并没有气馁。嫘祖耐心地安抚九黎人的情绪,她说道:“大家不要着急,学习新技艺需要时间。每一个步骤,我们都会反复示范,直到大家学会为止。这些蚕宝宝就像我们的孩子,只要用心呵护,它们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她还亲自到各个小组,重新演示每一个步骤,确保九黎人能够正确理解。
对于那些心存疑虑的九黎人,嫘祖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她将自己带来的丝绸衣物展示给大家,让他们亲自触摸、感受丝绸的柔软和舒适。她还邀请一些九黎人穿上丝绸衣物,让他们体验丝绸与兽皮、麻布的不同。渐渐地,九黎人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他们眼中的怀疑逐渐被好奇和期待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