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 章 一诗惊四座 (第2/3页)
弟,此时均是笑得弯腰驼背的,那动作要多夸张,就有多夸张。
“咳咳,这位学子,如果不行的话,就不要勉强了!”孟夫子开口了。
楚玉渊轻笑一声,“诸位何必如此着急呢?就算我这诗如何不入耳,听完也是最起码的礼貌吧!”
闻言,孟夫子不由皱起了眉头,如果之前是厌烦,那现在他就要生气了。
只是为人师表,在这种场合,发怒终究是不好的,是以只能忍着。
“阁下这是什么话?大家听着你这诗难受,你却还强迫我等听着,这礼貌吗?”庄承笑着说道。
楚玉渊没有理会,他那略带磁性的声音再次响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但凡懂的人,此时均是能够感知到其中的非凡意境。
七碗茶,便是七重境界,逐渐攀升,直至两腋清风生,羽化登仙。
“咦,这很妙啊!”孟夫子忽然间变得激动起来。
庄承等人适才并没有认真听,但随着楚玉渊的朗诵,似乎也觉得极为非凡。
王青宵皱了皱眉,他眼中神色不住变化。
“妙啊!”孟夫子大笑一声。
在这时候,却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儒生从急匆匆走来,他边跑边喊,“适才是哪个学子在吟诗?”
看到那老儒生,当即孟夫子等人都急忙站起身来。
那是南湖书院的大儒周青海老先生,其大儒之名,天下皆知。
楚玉渊虽然不知道周青海的身份,但看众人反应,想必不是泛泛之辈。
他也明白过来,是自己适才略带情感的吟诗,将这老先生给引来了。
“是哪位学子?哪位学子啊!”周青海急得不得了。
但是王青宵等人,一时间却是没有反应过来。
因为他们都很难接受,本是他们看不起的人,竟然惊动了周青海。
如今就算是他们想说楚玉渊这诗词太过简单,韵律什么的几乎没有,也来不及了。
最近文风都偏向押韵以及对仗,楚玉渊这种古风的长短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