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二合并办报 【72】最艰难的时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卷二合并办报 【72】最艰难的时刻 (第3/3页)

前就是因为春旱严重,日伪顽又同时蚕食根据地侵占大量村庄,八路军主力部队不得不转战滨海区就食,现在部队回归,狭小的地盘上多了几万张嘴,光吃饭都成了大问题。

    为了节省粮食,有的炊事员在饭里掺上糠和树皮、柿子皮、花生壳、高粱秸等,山上的蒿根也被挖来当成食物。战士们为了让群众在村庄附近打树叶、拔野菜方便些,自觉跑到远远的山上去挖野菜。

    不光粮食紧张,油、菜、纸张、鞋袜全都匮乏,报纸杂志出版工作都受到限制,不得不大幅缩减印量。如果再不想办法,都不需要敌人进攻,部队就被困死饿死了!

    在这个危急时刻,中共中央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号召。中共山东分局也喊出了“一手拿枪,一手拿锄,一面战斗,一面生产”的口号,鼓励广大指战员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利用战斗间隙开荒种地,养猪种菜。

    为了调动大家积极投身大生产运动的热情,宣传部最先行动起来,王茂生被要求带领各报刊杂志的采编人员下到田间地头采访军民寻找模范典型。

    可是仓促之间哪有那么多典型模范可报道呢?大家每天出去采访,带回来的稿子总是大同小异的好人好事,这个班去帮老百姓锄了草,那个排去挖了眼井之类。

    只有魏俊杰的调查让王茂生眼前一亮。

    这小子不愧是家里当地主的,让他去采访,他不访人专访地。

    由于连年的兵匪战乱灾害不断,各村都有许多村民和地主流亡、逃难、殒命,导致不少耕地荒芜。他在几个村庄调研一圈,记录了上百亩撂荒耕地的位置和归属情况,借老农民之口计算了开垦这些荒地所需人力和年产量,得出开荒能解决大问题的结论。

    这篇文章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获得了中共山东分局领导的重要批示,直接开启了各县各村的开荒运动。

    为了调动农民开荒的积极性,山东分局专门下发了文件:“谁开垦归谁所有!”

    一时间,根据地各村庄出现了家家订劳动计划,人人有开荒指标,开展开荒竞赛的新气象。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