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大才?大财。 (第3/3页)
是啊,府君可以出个征民夫修边的郡令,以支援上谷戍边的名义,让上谷沮阳接收流民维修边墙。上谷此时并无太守,没法拒收府君派去支援的民夫……”
刘备看着刘卫笑了笑:“这样一来,备只需一次性给流民发些干粮作为路上消耗,也就不会持续施舍耗费太多粮食……那多出来的粮不就……”
“嗯!玄德大财!上谷胡患甚重,本郡正该支援……此事就这么办!”
刘卫觉得刘备的办法考虑得很周到。
既能让各家大户出粮,又能免去秋收征收粮食的麻烦和损耗,关键是还能挣到自己腰包里。
牌坊立在那儿,朝廷考绩时各家大族还都会帮他说话,还能和大户们结个亲善。
……
刘备辞去了代曲侯的职务,不再领驰刑士了。
此时的驰刑士也已经不再是罪人,而是郡兵,但他们并不愿意跟着公孙瓒,听闻刘备辞职,纷纷请求归乡种地。
他们本就是临时增设的编制,打了鲜卑已经算是了结了任务,郡里自然也不能强留。
公孙瓒许下了私兵部曲的酬劳标准,但驰刑士们依然不干,也就只好作罢。
不过,这些家伙归乡,却全都归到十里亭当了佃户,而且一百多号人,一共只租了两亩地……
刘卫用今年还没收的税粮冲抵,让郡内大户们筹粮。
只不过,刘卫划账的时候划了三十万斛——他把涿郡今年的粮税额度全都划掉了。
然后,刘卫让刘备以‘征招民夫支援上谷郡修边墙’的名义招收流民。
大户们运粮需要些时间,刘卫个人先做了表率,很快给刘备运了些粮食过来……号称五千斛。
但实际上,运到十里亭的粮食只有一千斛——路上当然有损耗……
只不过,刘卫的别院,也就是他私人粮库所在地在涿县东南边不远,离十里亭仅仅三十里地……三十里就能损耗成这样,也是相当厉害。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户们会给刘卫筹集好几万斛粮食,但这些粮大概是落不到刘备手里的,而且原本其实并不需要这么多粮。
不过无所谓,至少现在刘备手里有粮了。
那一千斛都是陈粟,但至少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