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硕鼠》鼎书 (第2/3页)
楼壁上挂着各类大家的丹青妙迹、文风墨宝,黎卿踏上那白玉环梯,直接进得符书铺中。
“此处可有虎符玺印?”
“前朝的兵符为佳,需得是中郎将、校尉品佚以上,大家玺印也可。”
丹书紫箓一般来说有两个脉络,一为丹符道,符为修行百艺之始,曾为先贤仰观天文,俯视地理,将那天地至理汇于一笔一符。一为箓图,将天神与鬼神形象与符文结为一体,万变而化。
衍生至今,有帝王符命之书,以之御制天下,号为诏;有鬼箓授著,阴府有其名;有图箓、图谶预示吉凶……
而那铺中老学究,见到黎卿打扮,再闻得其所求,哪里还不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
“嘿嘿,小子,你这才什么道行啊?就想学人家修表文、开坛法了?”
“看你一身阴气凝而不散,聚而不沉,莫不是想修劾召阴兵?这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啊!”
他做这一行的,这般的年轻道人看多了,要么寻镇物,欲修表文;要么就是开始染指那些古老的巫鬼禁忌了……
黎卿眉头一挑,还未说话,那老叟便立刻掏出了一尊镇纸。
“黄海大家,三百年的镇纸,曾以一书诗号定天倾,止了山洪,卸了水气,若修表文,此物不过三万道铢,那四书道蕴可供你日日把玩了!”
其上书蕴凝而不散,望之便感其铮铮脊骨之意覆面而来,非是凡品。
“我要劾召兵马的虎符或是鼎器,用以拓印符图。”
黎卿当即就止住那老学究滔滔不绝的介绍,点明了要拓印符图之物,且是虎符、重鼎等等杀伐一属。
老学究见这后生没有丝毫的符书向道之心,暗愠之际,却也没忘了自家本行。
“前朝虎符哪里会有?这可是官文明令禁止的,今朝的更是没有哪个蠢蛋会转卖!”
“不过倒是有一尊三足古鼎,其上正刻有钟鼎诗,蕴含逆伐之意。”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那老叟口中诵吟不止,右手往袖中一伸,却是不知如何,骤然拿出了一座比他那整个身子还要大上许多的三足铜鼎。
这大鼎高约二尺,左右一尺有余,三足而立,铜绿乃生,却是有着道道的钟鼎文通体铭刻,似是天生。
然而令黎卿最惊诧的不是这大鼎如何的珍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