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 禁闭与变化(二合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十三章 禁闭与变化(二合一) (第1/3页)

    “西莽的乱葬山,老尸妖鬼成了气候,首当荡灭!”

    “前朝覆灭,尸骨沉江,那渊河之下,水鬼无计,几乎成了凡俗禁区,可若要只凭我观将其彻底涤清,劳心劳力,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西南群山,亦是需要有人值守开辟。”

    “府州各处,邪祟亦是不少!”

    “……”

    临渊山顶,五院一十八紫府,四院九大真传同聚正殿,各自述说了其难处。

    观主倒是雄心壮志,请来祖师?站台,还要涤荡天南府,这一府三州二十七县,地广人稀,邪祟频生,即使再来个天南观都未必能短时间梳理个干净!

    有真传弟子与紫袍院正表示不理解。

    天南观近些年虽然发展稍盛,可西南瘴地,灵脉不兴,也无太出挑的人道教化一直是南国诸府中排名倒数的宗脉。

    西莽乱葬山、西南十万妖峰、南地毒蛊巫部,可都不是能轻启动战端的啊。

    真要动手,只要一个疏漏,没能约束的住,这座天南府可是真会暴乱的!

    “西莽那座尸窟,府都的都衙府军与世家会动手,再加上我等去一个院,足以彻底清算,此处必须荡灭个干干净净。”

    “渊河连绵至今,鬼祸蔓延,让天南、清平、岭南诸府平白丢了数万里荒地,庞大的水脉化作禁区,生人绝迹……”

    “北国频开战端,征伐天都大地,江南江北八府处境艰难,我等岂能久苟于这一隅之地?”

    “我等箪食一府,千百万人供养,民脂民膏,何人未尝?自当该为民出力!”

    上首的紫袍老者面色平静,也不与其他人争辩,只是言语之间,决然的将其意志贯彻到底。

    观中紫府道人十八尊,准紫府的练气真传九人,怎就不能涤荡天南了?

    何况,祖师寿数将尽了啊……

    祖师坐镇天南两百四十余载,命星黯淡,已经到了九甲子的大限,他这一去,谁还能震的住这天南?

    府都那位老刺史寿数也不满甲子了,亦欲同天南观配合,且将天南府的重重隐患、将这根带刺的荆棘,为后人捋干净咯……

    渊河鬼祸来历悠久,范围仅限于水脉之中,暂且不言。

    届时阴神老祖坐化,西莽尸窟暴乱,南地巫蛊生祸,群山精怪沸腾,观中首尾难顾,还有何人能制?

    唯有在祖师坐化前,将那四方禁地涤荡!不,只需要成功的解决其中之二,天南府……也就能安稳的渡过未来的那段低谷了。

    临渊观主暗叹一声,却也无法与各位师弟,师侄,乃至徒孙们明言。

    见识稍微大点,时势嗅觉稍微敏锐点的道人,或许早就已经感受到风声了。

    当然,总也有愚人无法理解,但见观主如此决断,纵是有所异议,那也拗不过了。

    反正你是观主,你说了算……

    可伐山破庙,涤净天南,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四方内院下得峰顶,丹器院的黄芽丹、辨气丹;万法院的五行法术;律令院的箓道言律;敕伐院的道兵豢灵法门……皆要各取一部分充入外院。

    那隶属于四院下属的临渊外院,也将进一步,五院并行,快速的充盈天南道观实力。

    外院道童徒役亦要扩招,从三年一届变作每年一届。

    颁布下四道永久的征伐任务,伐尸窟,平群山,涤渊河,镇巫蛊。

    每一道征伐任务,其中所得的道功皆是寻常委托的双倍,此谕当即就在外院引起了轰动。

    又在州府之中颁下道籍令,游方散修,历经三考,可拜入天南外院,为记名弟子,授青衣,与外院弟子等同,可入外院诸阁殿,修习正法!

    这一道道变化,不断的刺激着天南府向道之士的神经,所有人都知道,这天南,要生大变了……

    然此时的黎卿,才刚刚结束那为时半个月的禁闭。

    “黎卿!”

    “先前之举你可知错了?”

    执法堂的青衣弟子,将这面向无底寒崖的石室打开。

    一名腰悬葫芦、配剑饰的蓝衣男子走进这崖间石室,其名蓝洋,外院执法堂副堂主之一。此刻他竟是亲执一卷纸录,来到此处问话。

    天南观承袭练气古脉-太一观,即使受了天都南国的时势影响,横分内外院,从道脉的师徒相承,化作了宗派的届届相传,但终究还是偏重教化。

    这执法堂的戒律,并非是为了单纯维护惩戒制度而存在,其更多的是用于教诲。便如这禁闭室内,唯有石案石桌石床各一张,满墙铭刻着《九思赋》。

    事前三思,处事三虑,事后三问。

    凡所犯律的弟子,须得一边面观洞外无底深渊,一边摘抄着那《九思赋》,达心静反思之意。

    “林如虎,右臂裂折,心神俱伤;梁坤,四根肋骨皆断,当即重创……”

    “这可都是你的同届道友,你怎可如此阴狠?”

    执法堂中,各着青蓝法衣的数名道徒皆环伺在外,便有几人望着那石室中的青衣男子,怨怼出言。

    观内弟子,难免会有些龌龊,似是他这般,尚在山门中便下如此狠手,视戒律与同门之谊如无物的人,隶属诸院也决计不多。

    “……”

    黎卿面无表情的从众人身上扫视一眼,将那一卷厚厚的、摘抄了三百余份的《九思赋》交到那位青葫挂剑的蓝衣道徒手中,便向室外去。

    “尚未入道之时,卿便在江南学过《南国修行道场律》。”

    “道场府邸也,私为一人一道之圣地,一不递拜帖,二无授印,口出不逊,肆意骚扰,自可视作侵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