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练法、还是练法(六千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十一章 练法、还是练法(六千章) (第2/3页)

院共有四座,外院道徒每修行到练气中品,璞玉之姿,于三十岁之前晋升的练气中品可授玉籍,自行择取一座内院拜师修行。

    否则,便要久滞外院,直至修行到练气上品才有领蓝衣衔、入山巅的资格了……

    外院的传功阁只有普通法术、不入流的法门以及小戏法,即使是攒足了道功,也仅能兑得这些小术。

    但内院的传功殿中,有完整的练气古经,有五行道法,有古修秘术,乃至两门镇宗的神通!

    他也不求能在外院传功阁内寻到什么不世出的妙法,这一个小小外院能有什么东西啊?

    只希望能兑得一道捶锻神念的法门就足够了!

    踏着春日的林间小阶,从那繁花树影间入得诸殿阁群……

    黎卿行至这座高约四层的六面高塔前,仰头望去,似是苍岩堆砌的塔身,六方窗台以琉璃叠嵌,只在这唯一的入口之上挂着名为“传功阁”的三个鎏金大字。

    一步踏入这经阁,却并无寻常高塔中的阴暗之相,塔尖之上似是开了天井般,从穹顶投射下堂皇天光,使得这经塔中没有半分阴霾,只教人心念正大!

    四层塔身中间截留了大片的天井地带,直通塔巅,自最下方便能将四层传功阁一览无余,再由一道螺旋状的木梯纵穿。似是也没有什么保密措施,只在入口处置了一座窗台,留了两人值宿。

    着苍褐色麻衣的垂暮老叟似是躺在那藤椅上打盹,老叟一侧有蓝衣道徒正襟危坐!

    然,黎卿却是丝毫不敢起轻视之心。

    且不说那蓝衣道徒,光是在这临渊山中,有资格脱下红、蓝、青三色制式道袍的人物,那绝对是能媲美四院红衣真传的存在。

    那蓝衣道徒接过黎卿的命牌,只是稍稍瞥了眼。

    “癸未,黎卿,道功216,唔……你要兑什么?”

    练气下品,这段时间也属实是难熬。

    一门下品任务不过寥寥数个道功,纵使劳苦侥幸完成了一道中品任务,也就入手一二十道功而已,寻常青衣道徒攒得两百多道功已然是不容易了。

    可这经阁中寻常一道法术都得五六百道功打底!

    “我想寻一道捶锻神念的法门……”

    黎卿与这位蓝衣的师兄对视一眼,霎时间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捶打神念的法门?

    哦哦哦,也是,练气下品,真炁有成,大部分道徒都会开始修行御物。

    观中流传最广的控火、飞针、宝珠之类的手段所耗费的真炁较少,只是颇为耗费心神,故而像这般寄希望锤锻神念的道徒也是并不少见。

    “神念法门啊,第二层,丁字号书架上都是。”

    “那玉简下标有各自所需道功的价格,你自己好好找,看中了就取下来,来此处解封!”

    “还有,这传法玉简都是不二价,有多少道功就取多少道功的玉简,道功不够就回去自己攒,可别来给我讨价还价……”

    这蓝衣道徒似是被浑人纠缠过一般,一脸的后怕,事先就要给黎卿打好预防针。

    黎卿接过自家的弟子命牌,颔首应是,便直接从那消失的光幕入口迈进了那经阁之中。

    沿壁的七重木架高耸,其上并无纸质的书册,民间法脉、游方散人喜用各类灵骨、妖皮记录法术;

    但这般足以横跨一府的近官方宗门,最是重视传承。

    书架上唯有一枚枚玉简,长不过三寸,宽不过一指,诸多灵文秘术尽录入其中!

    尽管外院中不过都是些寻常法术,或是不入流的法门,亦是如此。

    沿着那木阶盘旋而上,黎卿的目光从那一道道木架间穿过,直取这经阁第二层,丁字区。

    丁字号木架上的玉简并不多,稀稀落落的。

    一走进此处,入目便是最上面几重书架,凡俗间名贵的秀美青玉制的玉简挂置在上,一旁的纸牌中,有着这道道法术的大致介绍。

    “玉蟾观想术,先纳玉简中的法术种子,观想月桂卧蟾图,取一缕朔月之气,可灵粹神念……”

    “吞蛇灵术,泥丸宫中仿双蛇相吞之相,神念交织流转,化吞尾双蛇,无往无退,可锻念头坚韧……”

    “同根相戕法!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观红豆图中法意,存神手足相戕、黯然销魂之感……可扩泥丸识海,位列古之炼神法术!”

    一道道法术从黎卿的眼底掠过,可一门最便宜的法术都须得数百道功,那煮豆燃豆萁的同根生死之法,更是须得足足3100道功。

    吓人!

    迅速扫过这几重的法术玉简,黎卿敛下目光,也不再浪费时间,视线触及下方几重书架,在那普通的白玉简之中,录的便是诸般不入流的法门了。

    所谓法门,便是以凡俗之道通法术之能。

    如今的标准“法术”玉简,可令学习者直接继承玉简中前人感悟凝聚成的种子,便是照猫画虎,亦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一门法术。

    因此,凡是法术玉简,包学包会,价格亦是极贵。

    而不入流的法门,之所以不入流,便是没有真正将这一道的规律法理归纳明晰,具有不确定性与难以复刻性。

    譬如有梨园戏子,照影可成灵,诸多戏子难出第二位木偶师!

    有屠夫杀猪为生,举刀可斩鬼,可有几多斩鬼人?

    有人读书明智,书虫自生,可这般的文士,寥寥江南,能有几人?

    可大部分的人即使得到了他等的传授,亦是难以修到那记载的不可思议之力。

    这种种法门,需要自身大毅力、下苦工,然实际收获却未必能到达预期……

    下方木架上,道道法门悬挂。

    “牵丝操演法门,念头聚焦似提线木偶,一锻念头敏锐,二锻十指灵巧…”

    这是操演木傀入道的法门。

    “冥思苦相法门,流传于凡俗贵族中的冥想之术,能聚念头,收心神…”

    冥想法门。

    “一心二用籍要,南国有奇人,善一心二用,左右互搏,各行其是,灵慧多生,晚年回首,编述成录…”

    一心二用,左右互搏,这是民间隐学的手段。

    “唉,这些个法门,都没什么可……”

    “咦?”

    正惆怅之间,黎卿忽在那一方角落,瞥见了一根发黄生裂的肋骨,这般异物混在诸多玉简之中,着实是有些显眼。

    那肋骨上并非是修行所用的灵文,也不是这天都南国的官文,旁边也没任何的介绍,就像是一道陪衬品一般。

    然黎卿却是紫眸中闪过一丝异彩。

    “这是天都北国-大周的文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