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答记者问》a (第2/3页)
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获得任何实证。但凭借一些特殊的观察和探测手段,几乎可以确定,这一地区存在着与kc20相类似的特殊矿物质……”
沈星云静静地听着,脑海中不禁联想起上次会议得出的结论:由于喜马拉雅地区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引发了冰川消融,又因之后产生的强力地震与地磁波,使原本深藏于地下的大量物质裸露出来,在某种特殊关系的影响下,被激活、释放,形成超时空能量和镜像空间。
这时,有记者站起身来,满脸疑惑地提问:“既然是逻辑推断,具体是如何得出这种存在的可能性呢?”
沈星云从容不迫地站起身,条理清晰地解释道:“这个数据是我们根据上次小行星撞击月球的前后测试出来的。”说着,他在屏幕上投上了一张小行星阿迪斯的照片,“因为在小行星阿迪斯撞击月球前,月亮上曾有过超能量释放,撞击后,更是引发了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磁场变化。而这次小沈星群的出现,同样也伴着地球上喜马拉雅地区的磁能变化。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我们推断出了这种可能性。”
他的话让现场气氛更加热烈,记者们手中的录音笔、摄像机早已打开,记录着每一个关键信息。
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眼神格外锐利的记者站起身,声音洪亮且充满探究欲地问道:“既然冰封实验站可以帮助探索宇宙空间,观测星球内部,是不是说,我们也能够通过它来探测小沈星群对地球的威胁呢?”
苏春阳教授闻言,微微点头,脸上浮现出赞许的神色。他清了清嗓子,沉稳地回答:“这位先生说得非常准确。实验站能够借助中微子独特的性质来探测宇宙天体。中微子几乎不与物质相互作用,这使得它可以毫无阻碍地穿越宇宙,携带宇宙深处的信息。我们通过捕捉这些中微子,不仅能准确发现宇宙射线的来源,还能深入研究星球内部中微子的结构、性质,甚至可以预测其未来走势。这对于像沈教授这样专注于天体研究的天文学家而言,无疑是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探索之门,让他们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天体。”
这时,人群中又有人抛出一个大胆的猜测:“是不是小沈星群的质量过大,从而引发了地球上的超强能量释放呢?另一方面,这是否也印证了高原冰川上存在着某种吸引它的特殊物质。”
沈教授扶了扶眼镜,表情严肃,认真地分析道:“按理说,地球的质量足以吸引任何小于它的星体。但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在银河系的边缘,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相对偏远的角落,这里的空间环境相对比较宽松。然而,现在出现的小沈星群表现得十分诡异,它们的运行轨迹和行为模式似乎有着某种特定目的……”
“教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