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章 慷慨陈词周大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24章 慷慨陈词周大副 (第3/3页)

院,往后厅去。

    周副官一到门口,就两三个快步,单膝跪地,笑着拱手道:“给老太爷请安。”

    后厅里没有煤油灯,柱上桌上,共点着几十根红烛,倒也照得亮堂堂。

    陈老太监坐在主位,身长六尺,披着锦袍,但干瘦得像是已经枯死的树,后脑没结辫子,一小撮白发披散。

    尤其是他脸上,布满了纤细的青筋丝络,眼眶周围最密集,显得眼白浑浊,瞳仁青黑。

    旁人跟他对上一眼,心头就有些莫名慌乱。

    “快起来吧,天天见,还行什么礼?”

    老太监嗓子干哑,笑道,“咱家这么多孩儿,就你礼数最精,哪像你们团长,总是大咧咧闯进来,记得就行礼,不记得就拉倒,有时还抢咱家的汤喝。”

    周副官起身道:“团长那是真把您当亲爹!”

    “咱家心里也明白。”

    老太监叹道,“这辈子风风雨雨,咱家也看腻了,就是体谅孩儿,才想多留几年,再为你们团长办些事情。”

    “四娘的五通戏,演练已久,那些生辰正好的童子,早已搜集妥当,这几天也陆续运了过来。”

    老太监细长的指头,朝旁边屏风一指。

    “连这口玉棺,添上几十个穷凶极恶的流寇尸气,也算补上最后一份,彻底养好了。”

    隐约可以看到,屏风后的青玉棺材,安放在四条长凳上。

    玉棺上面,还安放了一尊五显大帝华光神像。

    当天他们刚到镇上,城西唱大戏的时候,就暗中派人把这口玉棺,埋到了流寇葬身之处。

    满了七天,再把玉棺挖出。

    两回为镇民而唱的大戏,也让神像正气更足,压在玉棺上,互为钳制。

    到了正式作法那一天,五通戏开场,安镇不动的华光神像炸碎,尸气激发,便更显精纯。

    但棺材是给老太监躺的,还少了一口用来血祭那些孩童的小金鼎。

    周副官自然会意,道:“团长早就四处收集黄金,还雇了土夫子到处掘墓,把坟中金器拿来重新熔铸,应该就在这两天快要完工,明天我就回城去看。”

    老太监垂下手指,旁边仆从捧上香茶,凑到他嘴边。

    他喝了一口之后,啐了茶叶,说道:“让你们费心了。”

    “金变成鼎,用上一回仍然是黄金,并无损失。”

    周副官笑道,“但老太爷成功延寿,等于是保住咱们身边一个大高手,按团长的话说,这是占了大便宜了。”

    老太监露出笑意,点了点头。

    周副官退了出去,回到自己住处。

    睡到半夜,他忽然起身,悄悄推开房门。

    外面雨声已止,万籁俱寂,门外执勤的两个卫兵,正是他的心腹。

    “孟家小孩塞进去了?”

    卫兵点头:“喂了迷药,换了身衣服,塞进那些装孩子的铁笼里,不会被察觉的。”

    另一个卫兵轻声道:“副官,何必这么麻烦,还得您亲自去拐个孩子,再让咱们安插进去,反正这小孩就是个引子,拐出来弄死扔了,也就得了。”

    “哼!酒楼的人懂法术,多半能知道孩子的生死,那么搞,只会节外生枝。”

    周副官低斥一声,看了一眼后厅的方向。

    一群小孩换个高手,本来确实很划算,但是徐团长已经不想要一个野爹了。

    况且当年拜义父,老东西暗中定下邪术,真当别人不知道吗?

    明天既不是团长亲自动手,又隔着一城一镇之遥,看你能怎么着。

    心腹言犹未尽的提醒道:“酒楼那三位,要是胜了后都没死……”

    周副官不用他说完,已眯起了眼睛:“你小子,太坏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