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章 生意人,梦的变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7章 生意人,梦的变化 (第2/3页)

至想抄写的,你任凭他们看就是了。”

    “这片地方得虫病的人恐怕不在少数,多几个会治的,不是坏事。”

    寄生虫病往往具有群发性的特征,虫卵在一片地区的繁衍,不会是孤立的。

    方子若是传开了,将来或许很多人会因此受益。

    楚天舒想想自己一些小举动,若是能促成这样的大好事,心里也舒坦。

    “老兄不但医术高明,这心肠也是如菩萨一般。”

    孟大少领会到他的意思,面露赞叹之色,顿了顿,“若是老兄真愿意传出这些秘方,与其给那些药铺学了去,不如给我买下,谈买断可以,分红也可以。”

    “那些药铺本钱不多,本钱越小,眼光越短,难免急功近利,他们得了方子也会珍之重之,同样的药材,凑成方子上的模样,价钱怕会翻十倍不止,专供给富贵人家。”

    孟大少说到生意,眼睛张大了些,刚刚还面白发虚,敬畏忐忑的模样,这时候端坐抬头,透出来一股子不俗的精气神。

    “这秘方若是给我运营,凭我们孟家的本钱,才有机会走薄利多销的路子,把这个生意越盘越大。”

    “到时我们赚的多,神医老兄也能如愿让更多病号吃上这种药,两全其美!”

    楚天舒有点惊讶,笑道:“我刚才说了,不介意方子外传,那你完全可以不跟我明说,暗地里筹备这个生意,何必另外花钱从我这里买一遍方子?”

    孟大少坦言道:“要是为了这么一点事,伤了我跟神医老兄的交情,那可不是聪明人的做法。”

    楚天舒听罢,对眼前这个胖子还真有点刮目相看。

    他在大堂里挑中孟大少,不仅是因为这人病得很明显,也是因为这人的外表举止,颇有一种“富贵又清澈”的气质,给钱应该会比较爽快。

    现在看来,真是人不可貌相。

    随便挑中的一个病号,也是个头脑精明,能在病中迅速嗅到商机的人物啊。

    “这件事听着很不错,但也不用太急。”

    楚天舒笑道,“你们凑齐这些药材之后,给我检查一遍,看过药性如何,再去试看疗效如何,然后才好去谈买卖做大的事。”

    “对了,在下楚天舒,老哥全名怎么称呼来着?”

    孟大少举杯笑道:“鄙人孟双江。”

    片刻之后,孟双江拿到了药方就暂且告辞。

    跑堂的过来,要领着楚天舒去看看房间。

    楚天舒却说晚上再看,要了两只烧鸡,用油纸裹住,细麻绳扎起来,正好拎在手里,离开了酒楼。

    现在还是上午,白天的光阴不可辜负。

    按照令牌的介绍,气数那一栏,攒到一定标准,楚天舒就能回老家。

    但这个所谓“一定标准”,最是让人头疼,没有个具体量化的方式。

    因此,楚天舒虽然知道这边处在一个危险的战乱时代,也不得不考虑在这个镇上久住。

    趁白天熟悉一下镇上的风貌,还得找个适合练功的地方。

    “孟双江的提议不错,如果他这个生意真能盘起来,我正好看看气数栏会有多少进度……”

    楚天舒走在路上,心里思索着这些东西,在一些小贩摊前驻足,不忘跟人打听一下孟大少平日的作为。

    这些人对孟大少的印象,倒是出奇的一致,就是个贪嘴的富家少爷,为人还挺和气。

    有些健谈的摊主,聊不到两句,话题就偏到孟大少的爹身上去了。

    他爹可不一般,听说早些年家里穷,不到十岁就进染坊,当帮工学徒,人勤快,脑子又活,十几岁就入赘,继承了染坊。

    听说这人是上过京城,也去过交趾,走过南闯过北,见过洋人的新布,自己搞出来一家厂房。

    镇上几个大富人家,别人家都爱称老爷,唯独他家,要么称东家,要么称厂长。

    据说,老孟就爱听厂长这种洋气的名字。

    不过,也有些奇怪的传闻。

    说孟厂长有次回来,还带回一个交趾女子,原先他家已有二子三女,在这个交趾女子进家门后没多久,陆续夭折了四个,发妻也亡故,就剩下孟大少一根独苗。

    大伙都传言,是这交趾女子妨了夫家,还有说,那女子根本是个鬼女妖婆,就不是人。

    孟厂长也患了怪病,险些不治,还是省城里一个厉害法师路过,把妖婆收了去,总算让孟家恢复太平。

    楚天舒听到疑似同行的事,不由多打听了几句。

    “那可是个有道高僧……”

    “不对吧,明明是一位道长,那长得,跟画上的老神仙似的。”

    “我怎么听说是一位厉害的神婆,那神婆虽然救了孟家,勒索的也特别狠啊,所以孟家这些年都不怎么提那位大恩人……”

    楚天舒听到众人描述出现这么大分歧,就知道打听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了。

    他提着烧鸡,继续沿着大街走动。

    整个镇子只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路,铺过石灰和碎石,能容两架车马擦肩而过。

    路面上这么多年人踩车滚,牲口践踏,夯得平平坦坦,比石头还硬。

    路东边的尽头,通到大片田野之间。

    路西边,则是通到河岸边。

    那条河不算很宽,但水势很急,河上一座青石桥,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年月,有些地方栏杆已经破损。

    过了桥,就算是出了镇子,桥那边是大片竹林,没有什么好路。

    听说,年年只有出竹笋,或者需要大毛竹砍来做吊脚楼的时候,才有镇里的人往那边走。

    楚天舒过桥后,看到林子里面到处都是人腿粗细的毛竹,碗口大小的断竹桩。

    厚厚的竹叶铺在地上,人的脚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