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张 香,我很喜欢! (第3/3页)
过上平常百姓的生活,不要忘了我是朱标的儿子。
从我出生的那天开始,就注定了我和常人不一样。”
“那么,你此次从吴王府里出来,你不想去看看你那位皇兄吗?”
后宫,
马氏的寝宫。
马氏正在教儿子朱文奎写字。
朱文奎跟个小大人似的,端正姿势,一笔一划地写着。
朱允炆从外面走了进来。
马氏见朱允炆来了,赶紧起身离座,帮着把朱允炆的外衣脱了,挂在衣架上。
朱允炆看着儿子问道:“文奎,你长大了想做皇帝吗?”
“回父皇的话,我不想做皇帝,我只想一辈子孝顺父皇。”朱文奎声音稚嫩。
朱允炆听了之后,哈哈大笑:“可真是个乖儿子,快去睡觉吧。”
“是!”
朱文奎把手中的毛笔放下了,跟在一名宫女的身后,回自己的房间睡觉去了。
马氏察言观色,发现朱允炆看上去面容憔悴,忧心忡忡,关心地问道:“陛下发生了什么事?为何你看上去如此疲惫?”
朱允炆手扶着额头,缓缓道:“在朕小的时候,以为将来父亲做了皇帝,
那么,朱雄英就是太子了,朕便做个逍遥王爷,就挺好了。”
朕从没想过要做什么皇帝。
没想到皇爷爷去世之时命我奉诏继位,朕推辞了三次,也没有推辞掉。”
“陛下,天下人谁不想做皇帝啊?
人家为了这个位子争得头破血流,你怎么还能往外推呢?”马氏说着给朱允炆倒了一杯热茶。
“朕做这个皇帝纯属偶然,并非朕想当这个皇帝,而是朕就这样被别人推到了皇位上来。
自从继位以来,朕要处理皇爷爷的丧事,紧接着齐泰和黄子澄强烈建议削藩。
你说那些藩王不是朕的叔叔就是朕的兄弟,叫朕如何能下得了手啊?
可是他们说了,不削不行。
“可是朕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从哪里开始削呢?
朕很头疼。”
马氏就问:“齐泰和黄子澄是怎么说的?
齐泰建议直接削燕王的藩。
他说只要把燕王的藩给削掉了,其他的藩王不在话下。
黄子澄却说,燕王为朝廷抗击北元,功莫大焉,而且没有什么过错,怎么能削他的藩呢?
因此,他建议我削五王的藩,因为那五王犯有不法之事,削他们的藩理由充分。”
马氏听了之后,想了想:“还是齐泰说得对呀,你应该先拿燕王开刀,那么,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朕先从自己的弟弟吴王朱永熥下手,哎呀,真是帮我搞得焦头烂额。”
“你皇爷爷在世之时,曾经立下规矩,女人不准参与军国大事。
我是一个女人,对于国家都是大事,也不太懂。
不过,我总觉得不可以操之过急,有那么一句话叫做欲速则不达。
别的不说,就拿朱允熥来说吧,他是你同父异母的弟弟,你心里也清楚,他是嫡皇孙。
虽然说你的母亲吕氏后来被扶正了,但是,若按照春秋礼法上面来说的话,人家毕竟是正统。
就算你娘被扶着了,你也还是个庶子呀。
当年,商朝的商纣王上面有两个哥哥,他们是一母所生。
但是,帝辛的母亲生微子启和微仲衍时,是侧室的身份,并非王后,
帝辛的母亲被扶正了,成为王后之后,才生下了帝辛。
所以,帝辛被立为太子,继承了王位。
何况你皇爷爷立下了《皇明祖训》,上面说得很清楚,皇位继承人必须遵循立嫡立长的原则。
如果按照这一条来说的话,你岂不是夺了朱允熥的皇位?”
朱永炆听马氏这么一说,脸色变得很难看:“你以为朕想做这个皇帝吗?
朕想推辞也推辞不掉呀。”
“陛下,事已至此,说什么都是多余的了,但是,臣妾觉得你那样对待朱允熥有所不妥。”
“哪里不妥?
你可知道齐泰请旨斩杀朱允熥,朕不杀他,是念及兄弟之情。”
马氏听他这么一说,一皱眉:“天下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兄弟相残。
只有兄弟和睦,外人才不敢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