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卡门的野望(求订阅求收藏求推荐票月票) (第2/3页)
还有川端康成先生,夏目漱石先生这些人的作品,我都看过。但不喜欢,就是本能的不喜欢。”
“原因呢?”
“也许是仇恨,也许是心理作用……大概,就如同村上先生不吃华国菜的原因一样,是个谜吧。”
华国人很喜欢因为某些原因,把一些人视为自己人。
村上春树在华国不吃华国菜流传的沸沸扬扬。
很多人就把他这种行为,和他的父亲曾经是侵华日军联系在一起,认为他是心怀愧疚。加之村上春树又是以反战人士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似乎更确认了这个猜想。
如果您看过杰·鲁宾的评论专著《倾听村上春树》这本书后,也许会有一些其他的认识。
鲁宾说:他(村上春树)之所以很不喜欢中国菜,应该和他对日本在华国犯下的暴行特别难以释怀。不过在我和他的交谈中,他强调了对他而言唯一的问题出在调味料上。
于是,国内媒体就进行了断章取义,至拿前半句来说事,并且加以各种演绎。
村上春树的形象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
……
当然,刘进不会和巴尔塞斯谈这些事情。
犯不着!
她一个西班牙老太太,怎么可能理解中日之间刻骨铭心的恩怨呢?
而刘进这种适可而止的行为,也让老太太满意。
她不喜欢背后蛐蛐别人的人……
于是,两人的谈话,又转移到了刘进的身上。
老太太很好奇,刘进为什么会写《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这本书。
在她看来,刘进这个年纪的人,应该更喜欢悬疑啊,侦探啊,或者其他类型的作品。
《父亲》的社会性太强,很多人根本不会关注到这一点。
刘进想了想,笑道:“其实最初我没想过写这样一部作品。我不知道梅拉是否和您说过,我写《天使》的初衷,是因为我恰好遇到了那么一个女孩儿,而且是在我抵达法国的第一天……当时我在夏布洛尔面包房里,进来了几个黑帮的人。
一般人,是不会乱说话的。
但她提醒了我……您可千万不要说出去,否则我担心那个女孩儿可能会有麻烦。”
“额?”
“和我一同来到法国的一个女留学生,差点被阿尔巴尼亚黑帮的人绑架。”
老太太露出恍然的表情。
“另一方面,我写《天使》是为了赚钱。”刘进吃了一口腊肠,那味道……他忙不迭又吃了一口酸种面包,才算是把味道中和了。还别说,两种食物混合在一起,还真有那么一点奇妙的意思。
“梅拉帮了我,二话不说就出版了天使。
当时我们在聊天的时候,她无意间提到了她和她爷爷的事情,并告诉我她爷爷有阿尔茨海默症。我也是查了一些资料,然后想写这样一个故事,来感谢梅拉。”
“哈哈哈,这的确是一种奇妙的缘分。”
老太太见刘进的咖啡喝完了,于是又给他倒了一杯。
她并没有对刘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