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当打之年 (第2/3页)
想着温故在歆州的身份和影响力,洪老爷子又说:“或许还有更多同窗幸存,若是以后遇到了,且没有矛盾冲突,可以互相帮衬。”
乱世里人心叵测,自保是前提,洪老爷子只是希望,在没有伤害威胁的时候,校友之间可以互帮互助。
温故同样爽快地应下。
同窗啊,要不要搞个校友会?
只要能遇到,一定……
洪老爷子气息平缓之后,便开始教授画技。
前一段时间他已经通过温故的画,观察过控笔能力。
先夯实基础,重构训练。
说教授画技,老爷子就真只谈这个。温故也没提其他,认真跟着学习。
直到休息之余。
老爷子问及温故北上途中的一些事情,温故也随着话题说一说,重点讲了程知和何小弟的事。
见老爷子垂眸若有所思,温故看了看书房里的一些画作。
画功没任何问题,技法老练,同样的,呈现出来的内容也明显。
老爷子的心,不静啊!
满室寂宁,墨香浮动。
只听一声轻叹,温故问道:“先生可曾想过,在歆州城里创办岑苔书院分院?”
洪老先生回过神,扫来的目光犀利。
温故声音平稳,继续说道:“以往的书院所学,满足不了乱世的生存需求。如今邪疫肆虐,人心动荡,无所知,才为之恐惧。”
洪老爷子盯过来的目光似有千钧。
顶着这样的眼神,温故保持淡定,回视的目光更为真诚,好像只是有感而发:
“很多儒生不是没本事,只是还没有适应如今这样奇怪的世道,茫然无措。若是有书院辅助,为其指明方向,也能多一些生存的选择。”
温故还以程知和何小弟举例。
当然没有明确说出程知那变态的记忆力,只是说这位擅长记背。
这两人定向培训之后,如今作为文员,协助坊内管理,工作做得很好。
能一展所学,能赚钱养家,能为此地安稳尽一份力。
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
“若是书院能办起来,不仅传授知识,也是保存火种!”
洪老爷子心中触动。
温故说的这些,他听进去了。
不是每个儒生都知道如何应对疫病,如何管理邪疫之下的民众。
细想之下,确实可以依据乱世中的所需所求,增设学科,推动新的教育体系,为困惑之中的学子们谋取更多机会。
温故没有继续说下去,安静地喝茶。
洪老爷子是办过书院的,自己刚才提到的那些,老爷子很快便能意会其中关窍,提炼核心要素。
赵家以后若是扩大地盘,肯定需要大量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即便是世家子弟,也未必有足够能力应对当下的情势。如果有个地方给他们进修,相信他们也愿意支持。
反对者肯定有,但赵家一定是支持的!
科举虽然已经暂停,然而施行这么多年,上位者很明白其重要性,不可能都用世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