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偶遇” (第2/3页)
啊,要是溜水里去,下场绝对不会好。
周县尉说:“我们可以自己做木筏,挑气温低的时候过河,早晨或者傍晚,会安全些。”
程知想着一路过来所见,摇摇头:“这附近大些的树和竹子都被砍完了,要走更远才行。”
何大纠结得脸都皱起来:“那走浮桥?也不知道要交多少过桥费。要不谁去问问?”
都不出声。
看那边守卫的架势就知道,去了很可能连人带货被扣下来。
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看向温故。
温故安抚地笑笑:“不着急,咱们先在这里观望两日。”
他们停歇的地方,原本是一片观景台,还建有凉亭。只不过看边上的鸟粪就知道,这里许久无人过来。
城里的幸存者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城内,哪有那个心情来这里看风景。
白芦县城临水而建,还挖了护城河,想要悄然溜进城都不可能。
从城外砍伐情况推测,城里人数应该不少。整个县城其他村镇的物资,估计都已经被搜光了。
没有被搜的,有合适木材的地方,指不定有多大潜在危险。
“既然不能进去,那就等里面的人出来。先打探消息。”
温故走到一边,叫上程知。
“程兄,刚才我让你看的那片墓地的墓碑,你跟我说说。”
他们一路过来的时候,经过一片废弃的农田,如今已经无人种地,那片农田里出现的,是一个个凸起的坟包,和立起的墓碑。
此前经过那里的时候,温故让程知记下较为气派的几个墓,尤其是新修的墓。
现在,程知认真回忆着,一字不漏复述。
温故在纸上写下,列出来,又圈出两个,用炭笔点了点。
“还差一个专业的。”
温故看向青一道长。
青一道长警惕的神经绷紧。
温故:“道长,来,咱俩排练一下。”
青一道长:???
次日。
大清早,县城门口,护城河上的吊桥放下,城内零星有人走出。
应该是城里的百姓外出砍柴。
温故看了看,把何大和于二叫过来交代几句。
片刻之后,稍作调整的两人前往那片墓地,有挎着篮子的县民在那里拜祭。
何大和于二顶了货郎的身份,过去打听消息。
他们说自己以前是货郎,家里囤了些东西,一直躲着。如今坚持不下去了,来白芦县城投奔一位亲戚,还报出来是哪条街巷姓什么。
原本满是防备的县民,听到这些面色稍缓,但眼中依然保持着警惕,手里握着柴刀。
直到,何大偷感满满地,掏出一个小小的纸包塞给对方:“劳烦帮忙送个口信……”
那县民小心打开纸包。这点儿小纸包,装粮食太少了,打动不了他。但里面装的是粗盐!
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