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章,仙罗一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二十章,仙罗一号 (第2/3页)

是紧急任务。

    只有两名研究所的院士和一位研究所的研究员参与。

    有了计算机,以经纬度的方式将一片天空划分成网格并不难,搜寻了两个小时后,研究所的人终于发现了那片天空上的一小片可疑区域。

    说是可疑,是因为在望远镜里,那片天空依然空无一物,但却有一处十米宽广的区域里,有微微的异样感,所谓异样,就是在望远镜里,那片区域居然微微有些扭曲,这是隐形材料出现微小问题的表现。

    在隐身的技术中,如隐形战机,就是通过一种反射材料,将天空的颜色在战机上进行反射,使从而使战机与天空形成一色,达到隐藏的目的。

    这种技术要求精益求精,不能出现一点点差错。

    所以,此时中科院的人认为,望远镜里那个异常的地方,必然有问题,说不定就是那颗卫星的反射材料出了问题,才导致反射周围的环境时出现扭曲。

    有了这个结果,研究所就将其反应给了上面,上面的领导收到消息后,一位领导就决定,派出战机上去一探究竟。

    万米高空,近地卫星轨道,战机飞上去非常危险,但除了这个方法,别无他法,雷达波扫描不出来,虽然那个地方有空间扭曲,但无法确认那颗卫星就在那里。

    “有点危险吧!”

    另一位领导提醒下决定的领导。

    那位下决定的领导回答道:“是有危险,但我我泱泱华夏,绝不能让那颗未经允许的卫星隐于法外,派人上去,对那个地方进行查看。”

    如此,半个小时后,某中国空军基地,两架已经秘密服役多年的七代战机,歼-40,悄无声息地一路向中国中部,那万米高空上的异常扭曲天空飞了上去。

    那是近地卫星轨道的高空,两位空军飞行员架着战机只飞了三分之二的高度,气压就明显不足。

    此时他们通过战机的系统测算才知道,那片异常的天空区域,居然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一公里处。

    这说明,如果要飞抵那片区域,两架战机就会脱离大气层,会溜出茫茫太空一去不返。

    为了空军战士的宝贵生命安全,最终,北京方面指示,让他们尽可能的靠近,然后启动战机的雷达系统对那里进行近距离扫描就可以了。

    如此,两位空军飞行员,驾驶着歼-40,最终飞到了离冲出大气层还有一公里的极限处。

    然后两架战机就在那里盘旋,看上去就像一个旋转的太极图一样。

    其实到了那个距离,已经非常近了。

    两架战机完全可以使用自身携带的导弹对那片区域进行乱打,如果那颗卫星隐藏在那,必然会被摧毁。

    但北京的领导们并没有实行这项计划,他们认为,对方既然是能悄然在中国境内构架卫星系统的势力,一定有他们的秘密技术,如果能锁定那颗卫星,从而迫使对方显身,为以后可能的招安,将对方的技术纳入国家的审批程序进行审查和利用,这为中国的科技发展一定能起到推进的作用。

    而所谓的派战机上去看,就是北京方面的意志展现,对方不在那里就罢,如果在那里,北京的行动,就是向对方说:

    “我知道你躲在这里,我上来看看。”

    两架歼-40在离冲出大气层只有一公里的地方旋转,然而,让他们惊奇的是,此时大气层外一公里处那片扭曲的空间,竟然自动收卷起来,那是一层表面伪装的器材。

    伪装器材被收卷起来后,一颗造型奇特的人造卫星,从后面露了出来。

    这让两个飞行员大喜,赶紧调整战机自带的摄像头对准它拍摄,然而,接着两位飞行员就是震惊了,因为战机拍摄的画面里,那颗卫星的表面,居然还闪动着丝丝电弧。

    “这……”

    莫非它发现有战机靠近,知道自己暴露了,要进行自毁?

    两位飞行员有点慌张,他们此时离那颗卫星只有两公里,如果它自爆了,不知道在这样的极限大气层处,会不会波及两架战机。

    但随后两人就发现自己错了,因为他们发现,视频画面中,那颗卫星也有一颗摄像头,现在那颗摄像头,也在随着两家战机的盘旋而转动,显然,它也在拍两架战机。

    不是自爆程序,那它表面怎么还会有电弧?

    漏电了?不可能。

    百思不得其解,两架战机联通地面的北京,将拍摄的实时画面传了下去。

    当地面的北京看到画面里,那颗造型奇特的卫星还闪动着电弧时,也先是一阵惊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