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零章赴神秘之邀,探未知险途 (第2/3页)
理问题在三年前就被叫停。
他解开袖口的石墨烯防弹布,露出植入式战术终端,屏幕上跳动的信号强度显示机舱里至少有七个不同频段的监听设备。
空乘送来餐食时,餐刀在瓷盘上敲出特定节奏。
邬凌用叉子尖在桌布上画出谐振频率曲线,当曲线与蜂巢理论的核心算法重叠时,整架飞机突然陷入剧烈颠簸。
他扶住倾倒的香槟杯,看到液体表面浮现出微型漩涡——这是机舱气压被人为干扰的证据。
降落前两小时,所有电子设备同时黑屏。
邬凌摸到战术腰带里的电磁脉冲弹,却闻到通风口飘来低温润滑剂特有的苦杏仁味。
这种产自西伯利亚军事基地的航空润滑油,让他想起信封上那个经纬度坐标点此刻的实时温度:零下41摄氏度,正好是纳米机器人集群的最低启动阈值。
舷梯接触冻土的声音像生锈的齿轮在转动,邬凌数着步伐走下台阶。
雪原尽头的地平线上,黑色建筑群像竖立的导弹发射井,外墙的激光防御网在暴风雪中若隐若现。
他踩碎一片落在脚边的冰晶,听到军用靴底传来的空腔回响——下方三十米处,某种巨型机械装置正在发出与蜂巢理论模型完全契合的共振频率。
邬凌在安检通道前停住脚步,两名佩戴双面徽章的检查员正在核对入境者瞳孔信息。
当他将战术终端贴在扫描仪上时,左侧检查员突然按住警报按钮:"军用级纳米机器人需要特别许可。"
"根据《北极公约》补充条款第17章,"邬凌用匕首尖划过终端边缘,"非作战型科研辅助设备享有豁免权。"他的刀刃精准挑开终端外壳,露出里面闪着蓝光的北极科考队认证芯片——这是临行前盛瑶通过外交渠道弄到的伪装身份。
右侧检查员的呼吸频率变了,防寒面罩边缘凝结的冰晶簌簌掉落。
邬凌注意到他腰间老式信号***的型号,这种七年前北约特种部队标配的装备,与现在制服上的北欧联合防务局徽章形成微妙的时间差。
"你们的防冻靴是俄罗斯去年研发的极地款。"邬凌突然用俄语说道,看着两人瞬间绷紧的肩膀肌肉,"但袖口磨损处露出的内衬布料..."他闪电般扯开对方袖扣,"印着英国情报局的暗纹。"候检人群响起压抑的惊呼,两个检查员对视一眼,默默按下通行键。
穿过二十米厚的防辐射隔离门,六个穿着白色极地作战服的军官在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