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新局探初途,冷遇意难舒 (第2/3页)
公区,战术腰带上的纳米机器人正在重组为微型卫星接收器。
全息地图上的西非海岸线突然扭曲成克莱因瓶形态,这是量子计算机刚破译出的深海采矿路线图。
邬凌把冰镇威士忌贴在发烫的太阳穴上,电子备忘录显示还有四小时就要与美国能源部的人共进早餐。
防弹玻璃外掠过一架没有航行灯的无人机,机腹的激光发射器在窗帘上打出半截摩尔斯电码。
邬凌解开浴袍露出左肩,皮下植入的荧光材料显示出完整的坐标参数——这组数字与盛瑶昨天拍摄的港口集装箱编号完全吻合。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邬凌撕碎了十七张写满推演公式的草稿纸。
碎纸机出口落下的纸屑呈现出特定排列,这是他为明天准备的第三套谈判话术模板。
楼下的早班清洁工永远不会知道,他们清理的每块口香糖残渣里,都含有能干扰人脸识别系统的金属微粒。
盛瑶的脚步声在走廊地毯上响起第三遍时,邬凌终于把加密硬盘藏进空调出风口。
她今天换了新的香根草香水,这种气味可以掩盖纳米机器人激活时的臭氧味。
当电梯下降到地下停车场时,两人西装内衬里的超导纤维同时开始震动——格陵兰岛的冰层监测站刚传来三十七小时前的延迟数据。
盛瑶在消防通道转角处拦住邬凌时,发现他军装袖口沾着半融化的冰碴。
这是他在顶楼分析格陵兰岛数据时留下的痕迹,零下二十度的寒风曾把战术腰带的金属扣冻在栏杆上。
“他们不会理解冰芯数据里的战争预警。”邬凌用指甲刮着防火门上的锈迹,金属碎屑在应急灯下泛着钴蓝色的反光。
三天前闭门会议上的能源模型还锁在他左胸口袋的加密芯片里,此刻正隔着西装布料传来细微电流声。
盛瑶摘下珍珠耳钉按在他掌心,这是他们约定的紧急通讯装置。
纳米级投影在墙面上展开十七国代表近半年的行程轨迹,其中九人的行程都出现了诡异的六小时空白期。
“不是所有人都瞎了。”她指尖划过加拿大代表上周突然造访西非的航线,“但看得见的人更需要装作无知。”
邬凌突然抓住她手腕,战术手套的防滑纹路在皮肤上压出菱形的红印。
电梯井传来金属碰撞声,三个穿着阿玛尼定制西装的“清洁工”正在检查每层楼的灭火器箱。
盛瑶的香根草香水味里混进了****的气息——这是有人动过她藏在手提包夹层的微型EMP装置。
“帮我订十张不同航线的货轮票。”邬凌在盛瑶后腰的录音笔上敲出摩尔斯电码,袖扣里的石墨烯传感器显示走廊空气湿度骤降了15%。
这是微型无人机群靠近时的典型征兆。
当国际能源署宣布暂停极地研究基金时,邬凌正在鹿特丹港的废旧集装箱码头调试地磁采集仪。
生锈的箱体表面布满弹孔,他新买的液氦运输船就伪装成生鲜冷链货轮停在第三泊位。
六个穿工装裤的年轻人自称是民间极客组织“深蓝矩阵”成员,他们带来的便携式量子计算机还带着南极科考站的防冻涂层。
“三万吨级散货船每月经过德雷克海峡的频次。”邬凌用激光笔在集装箱内壁投射出航运路线图,故意漏掉了最近三个月新增的十二个观测浮标。
名叫卡洛的意大利青年推了推眼镜,镜架转轴处藏着北约制式的射频识别芯片。
数据同步到83%时,集装箱顶部的通风口突然喷出淡黄色气体。
邬凌战术腰带的压力传感器飙升至110千帕,他转身用冷冻三文鱼货箱挡住盛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