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六章,风雨欲来(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一百四十六章,风雨欲来(二) (第3/3页)

   得益于将军大人的保佑,农户们养的鸭子没有出现任何生病的情况,除去少数被野兽偷吃了的之外,其余的全部都存活了下来。

    这些鸭子在吃饱了的情况下,每天可以下两个蛋,这些蛋拿去卖给军政府,又是一笔额外的收入。

    这日下着大雨,一家农户里的男人冒着雨从外面跑了回来。

    “当家的,下着雨呢你干啥去了?”

    男人解下背后的背篓,端给妻子。

    “你看。”

    妻子一惊。

    “这么多鱼,哪来的?”

    男人道:“河里捡的,不知道为啥,飘上来好多死鱼。”

    死鱼吃不得,不过可以喂给鸭子……

    在这些天,淮州、徐州一带的河流里陆续出现了大量鱼类死亡的情况。

    官员立刻将消息汇报了上去。

    方永亲临现场观看,但了解后也依然无法判断这是什么原因。

    “难道是要地震了?”

    他麾下的人才中,关于了解这种天象的人才不多,众人商讨了一下,也没有个准确的判断,只是觉得有可能是地震或者洪水。

    但对于这场地震或是洪水具体发生在什么位置、多大规模却无法判断。

    方永只能使用笨办法,准备大量物资,派遣大量军队进行无差别支援,命令淮州到徐州这一带区域的所有县镇时刻做好防灾准备。

    同时将部分有可能受灾的水稻提前收割,损失将由政府直接进行赔偿。

    方永顺便以此为借口,小范围的推行了之前杜麦提出的政策。

    即由军政府设立一个稳定不变的最低粮食价格,保障百姓的权益。

    通过反复商议,方永将稻米的价格固定在了每斤六文钱,低于这个价格,百姓就可以直接将稻米出售给军政府衙门,政府将以这个价格无限进行收购。

    目前,淮州的粮价在8文钱左右,陈米会卖到七文钱,所以这个最低粮食价格暂时还用不到。

    但这个政策是有意义的。

    因为有了这个政策后,粮商就无法再无底线的压榨百姓的粮食价格,一旦粮商给出的价格低于六文钱,百姓就可以直接将粮食卖给方永。

    而目前,淮州最大的粮商是,薛氏商铺……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