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六章,元春探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一百二十六章,元春探春 (第3/3页)

,岂不是让对方跳入火坑吗?

    隆庆帝最终拒绝了此事。

    还是从别处另选人选吧。

    一日,隆庆帝出入后宫,见一女吏,生的端庄秀丽,举止大气,天生带有贵相。

    隆庆帝眼前一亮,询问其家世姓名,得知其乃荣国府出身,工部员外郎贾政嫡女,名叫元春。

    隆庆帝听了,颇为满意。

    贾家一门双国公,家世足够。

    同时,自从前太子谋反死后,贾家被太上皇打压,时至今日,虽说不上是日薄西风,却也相差不多了。

    其在军中虽剩余些势力,但也无法左右朝政。

    因此,隆庆帝便有意让元春去和淮阴贼和亲。

    只是恐贾家不肯轻易同意,隆庆帝想了想,遂先升了贾政为工部郎中,如此皇恩在前,贾家便推脱不得。

    很快,贾政顺利升了职,隆庆帝遂派人通知了贾政。

    贾政听后自是不敢不同意。

    等王夫人知道时,贾政已是答应了下来,她无能为力,只得神伤垂泪。

    听闻那方贼乃是贼人出身,自己的女儿嫁过去岂不是羊入虎口?

    贾母得知后,亦是极不愿让元春远嫁匪徒。

    比起王夫人,贾母的眼光虽然高上一些,但也十分有限。

    深院之妇人,又如何得知外面局势。

    贾母只能通过有限的情报再结合自己以往的阅历判断外界局势。

    如今晋贼已除,朝廷已无大患。

    南方的淮阴贼虽然暂时有些声势,却不过是疥癣之疾,朝廷仍据万里疆域,淮阴贼仅据两州之地,如何能与之相抗?

    贾母判断此次和亲只不过是朝廷的缓兵之计,等朝廷恢复过来,势必要剿灭叛贼,届时孙女……

    而且如果孙女被送去和亲,贾家在宫中就没有了机会。

    不行,绝对不行!

    还好此时只是宫中传了消息,并没有下达明确的旨意。

    因为和亲一事的具体细节还需要和淮阴贼的使者进行商议,所以事情还有缓和的余地。

    贾母想了想,赶忙派人去请了道录司的张真人。

    贾母请张真人为元春测算此番和亲的吉凶。

    次日,张真人昧着良心,当众测算,连续测算三次,皆是大凶。

    贾府众人俱惊。

    再加上京中多有传闻,说方贼三头六臂,青面獠牙……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