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五章,黛玉香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一百二十五章,黛玉香菱 (第1/3页)

    不加圣人要义?

    不加思想引导?

    只注实用?只谈显学?白话书写?

    林如海都不用想,这书一旦真的著出来,林家的祖坟肯定要被天下的读书人给刨了!

    而且还不止刨一次。

    方永理解林如海的担忧,最终经过反复磋商,考虑到林家的祖坟问题,方永最终放宽了条件,允许林如海暂放《士论》《兵论》二书,先著《蒙学》《商论》《工论》《农论》四本书籍。

    其中蒙学是最简单的。

    林如海带着一些大熙降官,以及一些投靠到方永手下的士子进行着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

    当时的方永正在滁州,得知《蒙学》完成后,遂令人加急印刷,然后下发到军中,给淮阴军的士兵先一步使用测试效果。

    根据手下汇报,这本书的反响还不错,士兵的识字率提升了很多,就是依然有很多士兵抱怨,学习还是太难了……

    不过和大熙原本的《蒙学》相比,这本新的蒙学已经极大的降低了学习难度,不仅删减了许多历史典故和说教成分,还删减了一些日常生活中不常用的汉字,基本大部分的内容都注重于简单易懂的速成式教学。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先让老百姓识字。

    方永当然知道那些传统的历史典故中有很多都是很重要的内容,每个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典故都对人有着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其中有很多忠君爱国的思想更是统治者的根基。

    但是,如果百姓连字都不识的话,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

    先识字,再谈其他。

    除了《蒙学》之外,剩下的《农论》《工论》《商论》就没那么容易了。

    可以说是一个比一个难。

    编撰这些书籍仅靠翻阅各种古籍肯定是不够的,所谓隔行如隔山,林如海纵使学问再怎么足够也没有亲身实践过,想要编撰成书,还需要请社会各界的内行人士进行指导。

    而又有谁愿意把自己吃饭的本事透露出去呢?

    仅仅是《工论》中的木工一项,林如海先后请了四名业内知名的木工,然后得出了四套完全不同的刨制木料的方法……

    为了得出正确的信息,林如海和其手下的士子累的头发一天比一天少,这位曾经的大熙探郎眼看着就要向吴元看齐了。

    黛玉看着实在心疼,为了减轻一些父亲的负担,就主动承担了其中一些不太重要的工作,进行编撰。

    宝钗听闻了此事,便也主动前来帮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